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属草稾的意思、属草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属草稾的解释

犹起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怀王 使 屈原 造为宪令, 屈平 属草稾未定, 上官大夫 见而欲夺之。” 宋 曾巩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其书奏谋议,皆君为属草稾。”亦省作“ 属草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诗案》:“属草虽由不肖,设谋实出恩臺。”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 黄侃 《<联绵字典>叙》:“检书属草,讫未假手於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属草稾”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词义解释

“属草稾”意为起草文稿,特指文章的初步撰写或未定稿状态。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屈平属草稾未定”,即指屈原正在起草宪令但尚未完成。该词可简称为“属草”,如明代陈汝元《金莲记·诗案》中“属草虽由不肖”即用此简写形式。

二、结构分析

三、历史用例

  1. 先秦时期:屈原受命起草宪令时“属草稾未定”(《史记》引用);
  2. 宋代:曾巩在墓志铭中描述他人“书奏谋议,皆君为属草稾”,表明其参与文书起草工作;
  3. 清代:戴名世提到“为文不属草”,强调写作习惯的独特性。

四、现代用法

该词现已罕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文书时仍可能涉及。其核心含义与“起草”“草拟”相近,但更强调未定稿的中间状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史记》《金莲记》等原文(综合、4、5)。

网络扩展解释二

属草稾

“属草稾”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多重含义。下面将分别介绍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意思

“属草稾”的意思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指粗壮耐寒的禾本科植物。常见的属草稾包括谷子、高梁等。

2. 指成熟、干燥并堆放好的庄稼。

3. 比喻琐碎繁琐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属草稾”的部首为“艹”字部,笔画数为22画。

来源和繁体

“属草稾”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繁体字为「屬草稾」。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以“属草稾”为例,古代的写法为「屬草稾」。

例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属草稾”的例句:

1. 乡村的稻田里摆满了属草稾的稻谷。

2. 这份工作虽然琐碎,但是也是建设社会的一种属草稾。

组词

与“属草稾”相关的组词有:

1. 属:属地、属国、属物。

2. 草:草木、草原、野草。

3. 稾:打稾、麦稾、稾子。

近义词

与“属草稾”意义相近的词语有:

1. 庄稼:庄稼和属草稾都指农田中的农作物。

2. 农谷:农谷和属草稾都指粮食的产区。

反义词

与“属草稾”意义相反的词语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