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凋谢的花。 唐 白居易 《惜牡丹花》诗之一:“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衰红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凋谢枯萎的红色花朵,常被用于描绘暮春或深秋时节花卉凋零的景象,承载着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意蕴。以下是具体解析:
字义构成
组合后表示褪色衰败的花朵,常见于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意象。
文学引申
在文学语境中,“衰红”常隐喻青春易逝、容颜衰老或繁华落幕的怅惘,如唐代温庭筠《题李处士幽居》中“衰红满径无人扫”,即以落花暗喻时光无情。
《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1148页)
明确释义为:“凋谢的红花。多用以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
《全唐诗》用例
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中“衰红一夜经寒雨”,以“衰红”描绘雨打牡丹后的残败之态,强化了生命脆弱之感。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全唐诗》卷539。
现代汉语研究
学者王力在《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中指出,“衰红”属“偏正式合成词”,其意象凝结了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双重观照。
“衰红”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衰红”指凋谢的花,常用于描绘花卉枯萎的自然景象。例如白居易《惜牡丹花》中“夜惜衰红把火看”,即通过凋谢的牡丹花表达惜花之情。
在诗词中,该词常被赋予拟人化意象,例如:
主要用于古典文学创作或诗词赏析,现代口语中极少使用。如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语境,例如描写暮春景象或表达怀旧情感。
奥匈帝国白大霸衿宾亲不知天高地厚长尾先生钞胥丹矸刀山丁祭恩贷恩泽番书反税风兵草甲干烘茶干首宫割观察力过法瞽说海派海容鹤驾红汗花岗石黄鳝滉瀁火絶景铄酒色天究悉亢山豤请可朱浑揆门相捞漉蜡沈拉仗炼之未定栗温迫窄乾结冉冉戎役塞话射官适会时誉树端黍离鼠须笔死无对证搜牢停步忘先物理光学贤缊痟瘦欣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