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的意思、奥匈帝国的详细解释
奥匈帝国的解释
欧洲封建帝国。1867年,奥地利帝国统治者迫于内外矛盾,与匈牙利贵族妥协,建立二元制帝国。帝国分为奥、匈两部分,同为主权国家,有各自的议会和政府,奥地利皇帝兼为匈牙利国王。第一次************中战败,于1918年瓦解,分别建立起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国。
词语分解
- 奥的解释 奥 à 含义深,不易理解:深奥。奥妙。奥秘。奥旨。 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堂奥。经堂入奥。 姓。 奥 ù 浊。 古同“燠”,暧。 笔画数:; 部首:大; 笔顺编号:
- 帝国的解释 很大或有殖民地的君主国家罗马帝国 虽没有帝王但向外扩张的国家,有时也称;帝国;指版图一则曰老大帝国。;;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比喻机构庞大、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报业帝国金融帝国详细解释.由
网络扩展解释
奥匈帝国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二元君主制国家,存在于1867年至1918年。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解释:
一、定义与成立背景
-
基本定义
奥匈帝国(德语:Österreich-Ungarn)是由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王国通过《1867年奥匈折衷方案》组成的二元君主国,双方共享君主(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军队和外交政策,但内政独立。
-
成立背景
奥地利在1866年普奥战争中败于普鲁士,失去德意志邦联领导权。为避免匈牙利独立,奥地利统治者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与匈牙利贵族妥协,改组为奥匈帝国。
二、政治结构与特点
-
二元君主制
- 内莱塔尼亚(奥地利部分):包括维也纳、波希米亚(今捷克)等地。
- 外莱塔尼亚(匈牙利部分):涵盖匈牙利本土及特兰西瓦尼亚(今罗马尼亚)等。
- 两国各有独立议会、政府和法律,但君主、军队、外交和财政由帝国中央政府统一管理。
-
多民族与内部矛盾
帝国包含11个主要民族(如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斯拉夫人等),民族矛盾尖锐,尤其是斯拉夫民族对自治权的诉求,成为解体的重要诱因。
三、国家实力与影响力
-
经济与军事
- 工业实力位居欧洲前列,斯柯达兵工厂的重炮技术领先全球。
- 农业资源丰富,粮食产量占欧洲重要比重。
-
国际地位
作为欧洲传统列强之一,奥匈帝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世界八大强国之一,领土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欧洲第二),人口超5000万。
四、解体与遗产
-
一战与解体
1914年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一战导火索。战败后,帝国于1918年瓦解,分裂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部分领土并入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意大利。
-
历史评价
奥匈帝国的解体标志欧洲传统多民族帝国的终结,其复杂的民族问题为后来的巴尔干冲突埋下伏笔。
奥匈帝国是近代欧洲多民族国家的典型代表,其兴衰反映了民族主义与帝国体制的深刻矛盾。若需更完整信息,、及。
网络扩展解释二
《奥匈帝国》这个词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欧地区的一个国家,由奥地利和匈牙利组成。其部首分别为"匚"和"殳",总共有22个笔画。这个词来源于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合并,是两个国家的名称的组合。
关于繁体字,奥匈帝国的繁体写法为「奧匈帝國」。
在古时候,汉字写作"奧匈帝國",与现代写法相似。
以下是关于奥匈帝国的例句:
1. 奥匈帝国在20世纪初解体。
2. 这个地区曾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
相关的组词可以有:奥地利、匈牙利、帝国、国家。
近义词可以有:奥地利-奥斯特里亚、匈牙利-匈牙利。
反义词可以有:独立国家。
别人正在浏览...
哀结拔树撼山悖谬必要条件鼻准参覈策杖长短长嗟乘白抽课锤锻出塞麤劣胆薄抵牙儿飞刍風閨跟着规格化活灵活现惑众箭鱼戛然解房齑盐自守开濬掠贩龙鬼蛇神甪里履舄交错緑竹弭谤麋耗命案曩叶鸟歌万岁乐蹑屣浅话前元凄厉戚戚欺人自欺奇谭羣方让道盛章侍朝诗毫食荤衰惰双凤私负蒜瓣逃徙特秉晩憩沃洲雾吐邪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