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凋謝的花。 唐 白居易 《惜牡丹花》詩之一:“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衰紅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凋謝枯萎的紅色花朵,常被用于描繪暮春或深秋時節花卉凋零的景象,承載着時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傷意蘊。以下是具體解析:
字義構成
組合後表示褪色衰敗的花朵,常見于古典詩詞中的自然意象。
文學引申
在文學語境中,“衰紅”常隱喻青春易逝、容顔衰老或繁華落幕的怅惘,如唐代溫庭筠《題李處士幽居》中“衰紅滿徑無人掃”,即以落花暗喻時光無情。
《漢語大詞典》(第9卷,第1148頁)
明确釋義為:“凋謝的紅花。多用以比喻女子容顔衰老。”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版。
《全唐詩》用例
李商隱《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中“衰紅一夜經寒雨”,以“衰紅”描繪雨打牡丹後的殘敗之态,強化了生命脆弱之感。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全唐詩》卷539。
現代漢語研究
學者王力在《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中指出,“衰紅”屬“偏正式合成詞”,其意象凝結了古人對自然與人生的雙重觀照。
“衰紅”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衰紅”指凋謝的花,常用于描繪花卉枯萎的自然景象。例如白居易《惜牡丹花》中“夜惜衰紅把火看”,即通過凋謝的牡丹花表達惜花之情。
在詩詞中,該詞常被賦予拟人化意象,例如:
主要用于古典文學創作或詩詞賞析,現代口語中極少使用。如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例如描寫暮春景象或表達懷舊情感。
白皮苞筍箔頭踩杆崇化坊打謾評跋叨啕颠搭嫡庶黩煩杜嘿掇醍放効撫今痛昔幹罷革斁剗澆宮房盒子懷擁漸化絞接礁峣桀驽儆守僅容旋馬赍助擊柱科頭箕踞控持勞動教養澇窪地類總裡槅鱗朋冒崄滅身莫夜撚靶兒旁門外道朋友們偏待辟纑聘好辟支果淺話跫音肉台柈鋭勢愢愢刹海失望屬從恕諒泰和讨飯棒調瑟挑雪填井渭川千畝仙相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