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据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载: 王子乔 ,即 周灵王 的太子 晋 ,尝乘白鹤驻 缑氏山 头。后因称太子的车驾为鹤驾。 唐 杜甫 《洗兵行》:“鹤驾通宵凤輦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仇兆鳌 注:“鹤驾,东宫所乘。” 明 李东阳 《文华纪事》诗:“鹤驾暂停当殿午,龙颜一顾满墀春。”
(2).仙人的车驾。 隋 薛道衡 《老氏碑》:“鍊形物表,卷迹方外,蜺裳鹤驾,往来紫府。”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青山祇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 李 跨鲸鱼。” 明 沉鲸 《双珠记·北斗化僧》:“惊看几叶新飞,谩有鹊桥初就。鹤驾高騫,银汉清如洗,綺筵尊俎列。”
(3).死的讳称。 唐 卢照邻 《郑太子碑铭》:“霓旌扬汉,犹寻朽骨之灵;鹤驾停空,尚謁先人之墓。” 唐 苏颋 《章怀太子良娣张氏神道碑》:“呜呼!山疑鹤驾,地即乌号。”
“鹤驾”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典故和文学语境。以下是详细分析:
太子的车驾
源自《列仙传·王子乔》记载:周灵王太子晋(王子乔)成仙后曾乘白鹤驻缑氏山,故后世以“鹤驾”代指太子车驾。如杜甫《洗兵行》中“鹤驾通宵凤輦备”,即以“鹤驾”指太子仪仗。
仙人的车驾
引申为仙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常见于诗词。如苏轼《次韵韶倅李通直》中“会见四山朝鹤驾”,描绘仙人驾鹤的缥缈意境。
死亡的讳称
因鹤象征长寿与仙界,古人委婉以“鹤驾”代指逝世。如唐代卢照邻《郑太子碑铭》中“霓旌扬汉,犹寻朽骨之灵;鹤驾停空”,暗喻逝者升仙。
“鹤驾”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核心仍围绕太子、仙人与讳称展开。其他引申义多为后世个别用例,需谨慎区分。
《鹤驾》是一个成语,意为鹤儿充当车夫,比喻有能力、有本领的人担任低微职务。通常用来形容某些职位级别较低但却非常重要的工作。
《鹤驾》的拆分部首是鸟部、马部,共包含5个笔画。
《鹤驾》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一书中。《鹤驾》的繁体字为「鶴駕」。
在古时候,汉字「鹤驾」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多采用草书或隶书风格来书写。
他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后勤工作人员,但他的辛勤付出被大家公认为是公司的「鹤驾」。
鹤立鸡群、鹤顶红冠、驾驭、司驾
近义词:宝贵、珍贵、难得
反义词:无能、无力、无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