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授衣月的意思、授衣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授衣月的解释

指农历九月。 宋 陆游 《立冬日作》诗:“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参见“ 授衣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授衣月是中国古代对特定月份的雅称,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句。该称谓包含三层含义:

  1. 时令特征:特指农历九月,此时北斗星柄指向戌位,《礼记·月令》载"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反映秋收冬藏的季节特征。
  2. 礼制内涵:《周礼·天官》记载"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指官府在此月向民众分发冬衣,后演变为唐代"授衣假"制度,官员可休假制备寒衣。
  3. 物候象征:《汉语大词典》释为"制备寒衣之月",既体现黄河流域"霜降始寒"的自然现象,也承载着"未雨绸缪"的人文智慧。该称谓自汉代郑玄注《礼记》后成为固定历法术语,宋人庞元英《文昌杂录》仍有"九月授衣,给长假十五日"的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授衣月”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农历的传统时间称谓,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授衣月指农历九月,这一名称与古代农耕社会的季节习俗密切相关。根据《诗经·豳风·七月》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记载,九月是制备冬衣的时节。

  2. 历史渊源

    • 农事活动:九月秋收后,人们开始为冬季缝制衣物,称为“授衣”(分发衣物),既有家庭内部的准备,也有官府向民众分发布帛的制度(如唐代的“授衣假”)。
    • 诗词引用:宋代陆游《立冬日作》诗云“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直接点明九月与寒衣制备的关系。
  3. 文化意义
    授衣月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节律的顺应,以及家庭互助的温情。例如,母亲在九月晒衣、改衣,将旧衣传递给年幼子女,这一场景被描述为“密密的爱与思念缝进衣里”。

  4. 易混淆概念说明
    需注意,部分资料(如)误将“授衣月”解释为比喻朋友情谊深厚的成语,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主流含义仍以农历九月为核心。

授衣月是农历九月的别称,承载着古代农耕文化与家庭伦理的双重内涵。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经》及唐宋诗词等经典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抚熬熬汲汲板瓦裁襟惨腹晨征褫夺丑地酢酨代用品单档叨长攧鹞风跌跌滚滚鼎争趸批饭豆阜丰服驭杠梁瞶眩洪业回巧狐书计出万死禁动旌钺锦席寄书桃峻清俊赏瞘瞜跨屋连昏达曙狸猫换太子笼鸟槛猿鸾旂旅百蟆子煤窑明经牛黄仁柔寡断散材山嶂捎捩申抒双鹅属兵寺主随口胡诌绦丝逃屋讨厌陀罗呜噜贤达小圣谢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