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穷凶极逆的意思、穷凶极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穷凶极逆的解释

极端凶残悖逆。《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 操 ( 曹操 )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鴆害。”《隋书·李德林传》:“此二虏也,穷凶极逆,非欲割 鸿沟 之地,闭 剑阁 之门;皆将长戟强弩,睥睨宸极。”《陈书·始兴王叔陵传》:“皇太后奉临,又加锋刃,穷凶极逆,旷古未闻。”亦作“ 穷凶极悖 ”。《宋书·少帝纪》:“ 义符 长嗣,属当天位,不谓穷凶极悖,一至於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穷凶极逆”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主要用于形容行为极端凶残且违背伦理礼法。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用法

  1. 历史文献:
    • 最早见于《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描述曹操“穷凶极逆”的行为。
    • 《陈书·始兴王叔陵传》记载其“加锋刃,穷凶极逆,旷古未闻”。
  2. 用法:
    • 作谓语或定语,多用于批判暴君、权臣等违背伦理的极端行径。
    • 近义词包括“穷凶极悖”“丧心病狂”,反义词如“仁至义尽”。

三、典型例句

  1. 《隋书·李德林传》:“此二虏也,穷凶极逆,非欲割鸿沟之地……”(形容敌寇的残暴)。
  2. 《宋书·少帝纪》:“不谓穷凶极悖,一至于此。”(同义替换使用)。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陈书》《三国志》等史书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穷凶极逆

《穷凶极逆》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极其凶恶暴戾,没有任何道义和情理可言。

拆分部首和笔画:

穷(部首穴,笔画7)

凶(部首几,笔画4)

极(部首木,笔画9)

逆(部首辶,笔画11)

来源:

《穷凶极逆》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此穷凶极逆之胜,人皆叹之。”它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受到官僚压迫的农民因受不了压迫的痛苦而采取的激烈行动。

繁体:

窮兇極逆

古时候汉字写法:

窮(囟、冂)

兇(凶、几)

極(亠、木:王)

逆(辶、尸)

例句:

他心思毒辣、手段狠辣,真可谓是穷凶极逆。

组词:

穷兇恶极、逆来顺受

近义词:

凶残恶毒、穷凶恶险、暴戾

反义词:

仁义道德、宽容和善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