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穷凶极逆的意思、穷凶极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穷凶极逆的解释

极端凶残悖逆。《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 操 ( 曹操 )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鴆害。”《隋书·李德林传》:“此二虏也,穷凶极逆,非欲割 鸿沟 之地,闭 剑阁 之门;皆将长戟强弩,睥睨宸极。”《陈书·始兴王叔陵传》:“皇太后奉临,又加锋刃,穷凶极逆,旷古未闻。”亦作“ 穷凶极悖 ”。《宋书·少帝纪》:“ 义符 长嗣,属当天位,不谓穷凶极悖,一至於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穷凶极逆”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多用于形容人性或行为极端恶劣、悖逆天理。其语义可从字词拆分和语境应用两方面解析:

  1. 字词释义

    • “穷凶”指凶恶到极点,“穷”在此处表“极端”,如《汉语大词典》中“穷”有“尽、极”的义项;
    • “极逆”强调悖逆无道,“极”为“顶点”,“逆”指违背伦理纲常,如《说文解字》释“逆”为“不顺”。
  2. 整体含义

    该成语多用于批判残暴不仁、违背伦常之人,如《晋书·苻登载记》描述暴君“穷凶极逆,屠裂天下”,突显其凶残与道德沦丧的特质。

  3. 语境应用

    现代汉语中,该词常见于历史评述或文学批判,例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引用此词分析封建暴政的伦理失序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穷凶极逆”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主要用于形容行为极端凶残且违背伦理礼法。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用法

  1. 历史文献:
    • 最早见于《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描述曹操“穷凶极逆”的行为。
    • 《陈书·始兴王叔陵传》记载其“加锋刃,穷凶极逆,旷古未闻”。
  2. 用法:
    • 作谓语或定语,多用于批判暴君、权臣等违背伦理的极端行径。
    • 近义词包括“穷凶极悖”“丧心病狂”,反义词如“仁至义尽”。

三、典型例句

  1. 《隋书·李德林传》:“此二虏也,穷凶极逆,非欲割鸿沟之地……”(形容敌寇的残暴)。
  2. 《宋书·少帝纪》:“不谓穷凶极悖,一至于此。”(同义替换使用)。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陈书》《三国志》等史书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鹩鞞鼓玻璃动物园簿记参配赪顔趁心绸绢春余凑胆子村泼黨籍碑道明登市底垫蠹胥風迸丰馔抚顺高碧梗拒羹饘根祖勾划海冰颔颏寒商邗水寒藻减慢结集捷足先得开袥困倦连箭列秩灵查銮轩露英冒儿咕咚豾貍破绽百出千里骨栖冲业简清燕劬俭饶盈三列宿审释使酒骂座受雇索尼叹咨逃监天从吾子下笔仙凫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