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石阙的意思、石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石阙的解释

(1).石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汉 刘向 《说苑·反质》:“立石闕 东海 上 胊山 界中,以为 秦 东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南有 汉 荆州 刺史 李刚 墓……有石闕,祠堂石室三间。” 清 许承钦 《次韵赠邓孝威》:“如衔石闕难为语,屡卸金貂不破愁。” 清 丘逢甲 《谒潮阳东山张许二公祠》诗:“石闕苔荒一径深,悲秋怀古此登临。” 徐迟 《凤翔》:“各地宗教文物,以及许多的古代宫殿,陵寝,寺庙,城墙,桥梁,石阙,砖塔,木塔……这一切都在他心上,都属于他的工作。”

(2). 汉 宫观名。《三辅黄图·汉宫》:“ 建元 中,作 石闕 、 封峦 、 鳷鹊观 於( 甘泉 )苑垣内。”参见“ 石关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权威资料,“石阙”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其解释可综合为:

一、作为建筑结构的石阙

  1. 基本定义
    石阙是古代中国宫殿、庙宇或陵墓前建造的石制门楼状建筑物,通常由两柱一梁构成,具有庄重的造型和精细的雕刻装饰,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特色。

  2. 功能与用途

    • 铭记功能:多用于镌刻官爵、功绩等内容,如汉代刘向《说苑》记载秦始皇在东海立石阙作为东门标志。
    • 装饰象征:作为建筑群入口的标志,增强整体氛围的庄严性,常见于贵族陵墓或宫庙前。
  3. 历史实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提到荆州刺史李刚墓前有石阙及祠堂,印证了其作为陵墓附属建筑的用途。

二、汉代宫观名称

石阙在汉代还被用作宫观名称,如《三辅黄图》记载,甘泉苑内曾建有名为“石阙”的宫观,与“封峦”“鳷鹊观”并列。

补充说明

石阙的材质和结构使其成为研究古代建筑与丧葬文化的重要实物证据。其双柱一梁的形制对后世牌坊等建筑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记载或现存石阙遗址,可参考《水经注》《说苑》等古籍,或查阅汉代宫观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石阙

石阙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shí què”。它由“石”和“阙”两个字组成。

首先来看“石”字,它是一个形声字,意为岩石或者石头。它的部首是“石”,笔画数为5。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石字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的繁体形式是“砷”。

接着来看“阙”字,它也是一个形声字,意为城墙上的门楼或者指一种建筑物。它的部首是“阜”,笔画数为10。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阙字的写法也有一些变化,它的繁体形式是“闕”。

石阙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建筑。石阙指的是一种用石头构建的城门楼,多见于古代宫廷建筑和皇家陵墓。因为石块高大、结构稳定,所以经常被用来建造城墙或者作为墓碑。

下面是一些使用石阙这个词的例句:

1. 那座皇家陵墓的入口处有一座华丽的石阙。

2. 在古代,石阙是宫廷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现在的建筑物很少使用石阙作为装饰了。

与石阙相关的组词有“石阶”、“石头”等。近义词包括“城阙”、“石楼”等,反义词则没有明确的对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