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释念的意思、释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释念的解释

放心;免除思念。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寓中均安, 海婴 亦好,可请释念。”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节哀释念,固莫如定命之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释念(shì ni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放下心中的牵挂、疑虑或思念,使心情得到宽解。以下从词典释义、字源构成和使用场景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含义

    释念指消除内心的惦念、忧虑或执念,达到心理上的释然状态。例如:

    “得知他平安归来,母亲终于释念。”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72页。

  2. 近义词对比

    • 释怀:侧重消除负面情绪(如怨恨、悲伤)。
    • 释念:更强调放下牵挂或未了的心愿。

      来源:《汉语近义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10年,第389页。


二、字源与构词解析

  1. 释(shì)

    本义为“解开束缚”,引申为“消除疑虑”。如《说文解字》:“释,解也。”

  2. 念(niàn)

    指“心中的思虑或惦记”,如《康熙字典》:“念,常思也。”

    二者组合后,“释念”即解除思虑的动宾结构,强调从心理负担中解脱。

    来源:《汉字源流精解词典》,中华书局,2018年,第543、802页。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1. 日常语境

    多用于表达对亲友安危、事务结果的牵挂得以消除:

    “收到录取通知后,他连日来的焦虑才得以释念。”

  2. 文学表达

    常见于描述情感释然或放下执念:

    “唯有时间能让人释念往事,不再回首。”

    来源:《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


四、权威引用拓展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

“事过境迁,终须释念。”

此例印证了该词在古典文献中表达“放下过往”的哲学意味。

来源:《随园诗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卷三。

网络扩展解释

“释念”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由“释”和“念”组合而成:

二、使用场景与示例

  1. 书信宽慰
    鲁迅在书信中多次使用该词,例如:

    • “寓中均安,海婴亦好,可请释念”(《致母亲》),意为请对方放心。
    • “节哀释念,固莫如定命之谭”(《致许寿裳》),劝人节哀并放下悲痛。
  2. 日常表达
    可用于劝解他人不必过度忧虑,如:“此事已妥善解决,望您释念。”

三、近义与反义词

四、延伸说明

该词更偏向书面语,现代口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文学或正式场合仍具表现力。其核心在于通过“放下”达到内心的平和状态,与佛教“解脱”思想有一定关联。

别人正在浏览...

僾然巴汉半截入土编剧俵施逼人太甚不他藏书钞本持行牀头钱榱椽大酒缸抵死瞒生二包发亮飞産顾报还东皇神幻沤挥攉昏坎活寃孽譤蔽姞慧静缘觔力矜名嫉能鸡日稷黍肋骨连理之木犂黑隆贶罗汉豆縻费抹泪揉眼懦薄黔驴技孤请郡球胆弃席入宠三途舌端生漆身无分文誓剑衰悴疏宗题注王内勿拜五壶浮漏无星秤五姓蕃掀天揭地县亭小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