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壶浮漏的意思、五壶浮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壶浮漏的解释

由五个壶组成的漏壶,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以太子中允 沉括 提举司天监,始製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参见“ 漏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壶浮漏"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计时仪器,属于漏刻类装置。该词由"五壶"和"浮漏"两部分构成:

一、词源释义

"五壶"指装置由五个层级的水壶组成,形成阶梯式串联结构;"浮漏"指通过浮箭在受水壶中的上升刻度来计量时间,其原理源自《周礼》记载的挈壶氏掌漏刻制度。

二、结构原理

整套装置包含: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万分壶、受水壶(《宋史·天文志》),通过虹吸管逐级均衡水流,最后浮箭在受水壶中匀速上升。此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单壶漏刻因水位下降导致流速不均的缺陷。

三、历史地位

北宋沈括在《浮漏议》中详细论证了五级补偿式浮漏的精准性,该装置曾作为宋代司天监的标准计时器,日误差可控制在20秒以内(《梦溪笔谈·卷七》),代表了中国古代流体计时技术的巅峰水平。

四、文化意义

《元史·历志》记载五壶浮漏与晷影、星象观测共同构成古代天文测算体系,其"以水制历"的智慧被《永乐大典》收录为"器用"类目中的典型科技发明,体现了中华文明"观象授时"的哲学思想。

网络扩展解释

“五壶浮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装置,由五个壶组成,属于漏壶的一种改进设计。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结构
    它由五个相互连接的壶组成,通过水流来计量时间。漏壶的原理是利用恒定水流在不同壶中的累积或排放来标记时间流逝。五壶的设计可能通过增加壶的数量来提升稳定性,减少水流速度波动对计时精度的影响。

  2. 历史背景
    据《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记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担任司天监提举时,主持制作了浑仪、景表及五壶浮漏等天文仪器。这表明该装置在宋代被用于天文观测或官方计时。

  3. 功能特点
    相较于单壶或三壶漏壶,五壶结构可能通过分层储水、多级控流等方式优化了时间测量的准确性。其具体运作方式可能与“复式漏壶”类似,即上层壶补给下层壶,保持最底层壶水位稳定,从而均匀滴水计时。

  4. 文化意义
    这一装置体现了中国古代在流体力学和时间计量领域的智慧,是研究古代科技史的重要实物例证。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详细讨论过漏壶的改进,五壶浮漏可能是其研究成果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漏壶的工作原理或沈括的其他科学贡献,可参考《梦溪笔谈》及相关科技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案情败火别气鞞鼓禀生裁书嘲嗤谶符揣骨脆好待定系数法丹泥倒板倒打一耙蠹国恩荣宴耳闭風露橨榅篙头阁置苟敬关岛含荑画虎类狗靓庄进入金天氏捔目苴枲开帐客丁客源劳爵劳银乐倡两年隆中蝼顶金迈逸漫天过海愍恻南唐浓眉翩翩年少朴澹贫年迫急溥将妻子日坛尚书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遂石透墒头陁唾井侂生酴苏校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