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发施舍。《金石萃编·薛昌序<重修法门寺塔庙记>》:“塔前俵施十方僧众受持。”
“俵施”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biǎo shī,其核心含义为分发施舍,常见于古代宗教或社会慈善语境中。以下是具体解析:
词义与用法
“俵”指分发、分配,“施”指施舍、给予,组合后强调将物品有序分发给需要的人。例如《重修法门寺塔庙记》中记载的“塔前俵施十方僧众受持”(),即指在寺庙塔前向各地僧众分发物资。
语境特点
该词多用于佛教文献或历史记载中,体现宗教场所的布施行为,如向僧人、信众或贫苦者发放食物、衣物等。现代汉语使用较少,属于较为古雅的表达。
相关词汇
若需更深入的词源考证或古代用例,建议结合《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进一步查阅。
《俵施》是一个汉字词,并不是常见的词汇,其意思指的是耗费或者浪费。这个词不太常见,通常用于古代文献或者一些特定的场景。
《俵施》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其中“俵”字的部首是“人”,表示人的意思,而“施”字的部首是“方”,表示方的意思。该词一共有12个笔画。
《俵施》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出现,但并不常见。在汉语中,这个词用于描述浪费或者耗费,通常是指时间、金钱或者资源的不合理使用。这个词的使用场景较为局限,一般不会在日常对话中出现。
《俵施》这个词的繁体字仍然为“俵施”,没有别的繁体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常常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然而《俵施》这个词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同,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1. 学习是一天天的累积,不能俵施时间。
2. 老师经常告诉我们,粮食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珍惜,不能俵施。
组词可以是“俵财”,表示浪费金钱;或者是“俵食”,表示浪费食物。
近义词可以是“滥用”、“挥霍”,都表示过度使用或者浪费。
反义词可以是“节约”、“合理利用”,表示合理使用或者节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