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师模的意思、师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师模的解释

犹师表。《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 郑君 学览古今, 博 文彊识,鉤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迂叟》:“ 司马文正 尝铭 范蜀公 所惠布衾云:‘ 颜 乐一簞,万世师模; 紂 居琼室,死为独6*夫。’” 明 李东阳 《圣驾视学有述》诗:“拜瞻共识师模重,坐讲方知圣道尊。”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师模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师模”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值得效仿的导师或典范,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师模”由“师”和“模”组合而成:

    • 师:指老师、导师,如“师生”“师法古人”。
    • 模:意为规范、标准或榜样,如“模范”“楷模”。
      合起来表示“可为人师表的典范”。
  2. 引证解释

    • 古代文献中,“师模”多用于形容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学者。例如《三国志》裴松之注提到:“郑君学览古今……诚学者之师模也”,强调其作为学术榜样的地位。
    •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和明代李东阳的诗作中,也以“师模”指代道德或学问的标杆。

二、用法与语境

三、近义词与相关词

总结来看,“师模”强调兼具导师身份与模范作用,常见于对杰出人物的褒扬,需结合语境区分古今用法。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三国志》等古籍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师模

《师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读音为“shī mó”。

拆分部首和笔画

《师模》的第一个字是“师”,它的部首是“巾”,总共有8个笔画。

《师模》的第二个字是“模”,它的部首是“木”,总共有9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师模》这个词来源于汉语中的一个成语“师模范”,意思是指良好的榜样和典范。繁体字形为「師模」。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字形会有所不同。例如,古代的“师”字在字形上更加象征教育和指导,而“模”字在古代则更加简化。

例句

这个社区的社长是一位师模,他用自己的榜样鼓励了许多年轻人。

组词

师徒、师承、榜样、典范

近义词

楷模、典范、榜样、偶像

反义词

败类、坏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