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诗经的意思、诗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诗经的解释

[Shi Jing(Classic of Poetry);The Book of Songs]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采自民间乐曲,“雅”是王都附近的乐曲,“颂”是祭祖祀神的乐曲。所有诗歌均可歌唱,但乐谱今已不传。其内容对统治者征战田猎,贵族集团奢侈荒淫的生活,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婚姻爱情都有所反映。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作手法为后代诗人所继承。汉代将《诗》列入儒家经典,称为《诗经》,为“五经”之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诗”本义为“言志之文”,《说文解字》释“诗”为“志也,从言寺声”,强调其抒发心志的功能;“经”则指经典典籍,《玉篇》释为“常也,法也”,代表典范性与权威性。二者结合,“诗经”即指承载礼乐教化与人文精神的诗歌经典。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1. 风(160篇):收录十五国民歌,如《周南·关雎》《秦风·蒹葭》,反映各地民俗与百姓生活,语言质朴生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指出其“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 雅(105篇):含《大雅》《小雅》,多属贵族宴饮、朝会乐章,如《鹿鸣》用于宴宾,《文王》歌颂周王朝功绩,语言庄重典雅,被王国维称为“中国史诗之雏形”(来源:《观堂集林》)。
  3. 颂(40篇):祭祀乐歌,含《周颂》《鲁颂》《商颂》,如《清庙》歌颂周文王,句式简短重复,具有宗教仪式特征,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认为其“保存商周祭祀文化原貌”(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其文学价值体现为“赋、比、兴”手法,南宋朱熹《诗集传》定义:“赋者,敷陈其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诗经》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其为“中国韵文之祖”(来源:鲁迅博物馆官网)。

网络扩展解释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后称《诗经》。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概况

  1. 成书时间:收录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编定于春秋时期。
  2. 篇目数量:共311篇,其中305篇有内容,6篇为“笙诗”(仅有标题,如《南陔》《白华》等)。

二、内容分类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三、艺术特色

四、历史地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篇目或表现手法,可参考《毛诗正义》等权威注本。

别人正在浏览...

八角莲苯甲酸苍官鉏子到任规倒踏门达情的尔冬风短吃少穿鲂鳏讽谏風驅電掃丰淫分化扶风绛帐附赘好受后坤怀才黄蜡回信降谏狡暴截发俊快客庐框框老凤醪膳涝田连冈琉精六堂礼贤鹿尾蒙鄙娩难民産末将鸟鼠泥菖蒲泥金烹煎披抉屏断启服青牛文梓跂跂热洛何入格示飨霜野探头探脑团搦頽迁无寥显佑笑与抃会斜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