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礼贤的意思、礼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礼贤的解释

礼遇贤者。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乃所以崇德礼贤,济 殷 弊民。”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夫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资治通鉴·梁敬帝绍泰元年》:“﹝ 庾季才 ﹞对曰:‘僕闻克国礼贤,古之道也。’” 胡三省 注:“ 武王 克 商 ,释 箕子 囚,式 商容 閭,封 比干 墓,所谓礼贤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礼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以礼遇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有才德的人,强调对人才的重视与敬意。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通过礼貌、谦逊的方式对待贤能之士,体现对人才的尊重与推崇。该词常与“下士”连用,组成成语“礼贤下士”,进一步强调对人才的主动接纳与虚心请教。

  2. 历史渊源与文献出处

    • 三国时期嵇康在《管蔡论》中提到“崇德礼贤”,主张通过礼遇贤者来改善社会弊端。
    • 晋代桓温的《荐谯元彦表》也提到“旌德礼贤”,将礼贤视为教化民众的重要方式。
    • 《资治通鉴》中记载周武王克商后“释箕子囚,式商容闾,封比干墓”,被视为古代礼贤的典范。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领导者或组织对有德才者的态度,如企业管理中重视人才、政治领域招纳贤士等,也可用于日常交往中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4. 延伸意义
    除字面含义外,“礼贤”还隐含着通过尊重人才实现社会进步或事业发展的深层理念,如《汉语大词典》中提到的“济殷弊民”(改善民生)。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如“礼贤下士”)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历史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礼贤

《礼贤》是一个含有丰富含义的词语,它代表着对有德行和才能的人表示尊敬和崇敬。

部首:示

笔画:10

来源:《左传·襄公四年》

繁体:禮賢

古时候汉字写法:禮賢

例句:我们应该学会礼贤,尊重那些有才德的人。

组词:尊贤、礼遇、贤良、仁贤

近义词:礼佑、崇贤、尊德、礼敬

反义词:贬贤、忽视、轻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