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祭献。《汉书·终军传》:“今郊祀未见於神祇,而获兽以馈,此天之所以示饗,而上通之符合也。” 颜师古 注:“以馈谓充祭俎也。”
“示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祭祀活动中的特定行为。根据多来源考证,其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意为“示意祭献”,即通过某种形式(如摆放祭品、仪式动作)向神明或祖先表达供奉的意图。
字义拆解
该词最早见于《汉书·终军传》记载的祭祀场景:“今郊祀未见於神祇,而获兽以馈,此天之所以示饗,而上通之符合也。”颜师古注:“以馈谓充祭俎也。”
当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籍研究或历史文学创作中,需注意结合具体上下文理解其仪式性内涵。
示飨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示(radical: 示)和飨(radical: 食),总共有12个笔画。
示飨的字形来源于古代的象形字,表示献食。字形中的示部分代表神明,飨部分代表祭祀中的食物。
在繁体字中,示飨的写法为「示飨」。
在古代,示飨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示飨的古字形为「⿹礻飠」,其中「⿹」表示示飨两字合并成一个字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使用示飨的例句:
1. 以此捧盘示飨神明。
2. 手执示飨之物,行礼举动庄重肃穆。
示飨的组词:示范、示威、示弱。
示飨的近义词:献祭、祭奠、供奉。
示飨的反义词:祭祀、神圣、崇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