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历法推算,列出千百年间年月朔闰的历书。 晋 杜预 有《春秋长历》。 南朝 梁 沉约 《上言宜校勘谱籍》:“又詔书甲子,不与长历相应。” 唐 张说 《贺大衍历表》:“历数既在于圣躬,卜年又表于长历。”
“长历”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领域理解:
基本定义
指依历法推算,列出千百年间年月、朔闰(即月相及闰月安排)的历书,用于历史年代学或长期时间记录。例如晋代杜预的《春秋长历》,主要用于校正历史事件的时间记录。
功能与用途
通过递推法编制长期历法,如万年历,解决传统历法年份较短的问题,确保历法连贯性。南朝沈约曾用其校勘谱籍,唐代张说也以此验证《大衍历》的准确性。
星占学中的“长历”
又称“星历表”,记录七政四余(日、月、五星及虚星)的视位置数据,用于占星推命。例如查找某日0时的星曜位置,辅助推算出生时的干支和星象。
应用场景
主要作为古代星占术的核心工具,帮助术士确定命理格局,需结合具体时辰调整数据。
若需进一步验证历法相关内容,可参考《春秋长历》等古籍或权威历法研究;占星用法则多见于传统术数文献。
长历(zhǎng lì)是一个汉字词,由“长”和“历”两个部分组成。
“长”字的部首是“⻘”,总共有8个笔画;“历”字的部首是“⻌”,总共有8个笔画。
长历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表示一个时期的持续时间或历史发展的演进。
繁体字中,长历写作「長曆」。
在古时候,字形一般更为简洁,长历可以写作「長曆」或者「長厯」。
1. 这项工程的长历预计需要五年完成。
2. 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历史的长历。
长期、长远、历史、历程、历时。
长久、长时间、悠久。
短暂、短期、短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