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迷离惝恍 ”。
“迷离徜恍”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该成语形容事物或情境模糊不清、难以分辨,带有朦胧、恍惚的意境。例如形容雾气笼罩的景色、思绪的迷茫或复杂问题的难以捉摸。
2. 构成分析
3. 使用场景
常用于文学描写,如:
4. 关联词与变体
该词是“迷离惝恍”的异形词(“徜”与“惝”通假),二者含义相同。近义词包括“扑朔迷离”“雾里看花”,反义词如“一目了然”“清晰可辨”。
提示:若需具体出处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部分释义参考自、2、4、6)。
《迷离徜恍》这个词可以形容事物或者情感模糊不清、难以把握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思维、情感或感官受到外界刺激或内在困扰时的困惑、迷惘和糊涂。
《迷离徜恍》这个词分为4个汉字,可以分别拆解为「迷」、「离」、「徜」和「恍」。它们的部首分别是「辶」、「示」、「彳」和「忄」,笔画数分别为8、7、9和8。
《迷离徜恍》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它的出自《周易·系辞上篇》:「物之迷,其精微甚矣。迷之谓惑。」繁体字的写法如下:「迷離徜恍」。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和改变。《迷离徜恍》这个词的古代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整体概念和意义并无大的变化。
1. 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迷离的灯光从窗户中透出,勾勒出奇特的图案。
2. 他的表演徜徉在迷离的音乐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组词:迷离不清、徜徉其中、恍若隔世。
近义词:迷茫、困惑、糊涂。
反义词:明确、清晰、明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