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厚诚实。 明 方孝孺 《傅希道字说》:“ 乌伤傅 君 循 淳慤,有士行,其族之兄 武昌 守 伯长 ,字之以 希道 ,其号甚美也。” 清 曹寅 《赠卜者杨老》诗:“ 杨老 性淳慤,拱揖类童子。”
“淳慤”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淳”和“慤”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淳”本义为质朴、敦厚,如《说文解字》载“淳,渌也”,后引申为醇厚、纯粹;“慤”通“悫”,意为诚实、谨慎,《说文解字》释“悫,谨也”,《荀子·非十二子》中亦有“其衣冠行伪,已同于世俗矣,然而不知恶者,其言议谈说已无以异于墨子矣,而明不能别”的用例,可见“悫”表忠厚诚笃之意。
二字组合后,“淳慤”形容人性格质朴诚实、敦厚端谨,常用于描述品行高洁之人。例如《后汉书·张湛传》记载“张湛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居处幽室,必自修整,虽遇妻子,若严君焉。三辅以为仪表,人或谓湛诈,湛闻而笑曰:‘我诚诈也。人皆诈恶,我独诈善,不亦可乎!’”,其中“矜严好礼”的品性与“淳慤”内涵相契。
该词属于书面雅言,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研究古典文献或书写正式文体的场景中仍具应用价值。其近义词包括“淳朴”“敦厚”“笃实”,反义词则有“狡诈”“轻浮”等。
“淳慤”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chún què,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德或性格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延伸特点
文献例证
语境适用
“淳慤”一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内外一致、表里如一”的道德追求,常用于赞颂品行高洁之人。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明代至清代的文人作品。
抱宝怀珍剥烂贝宁柸治不入俗彩楼参考残烧枨闑沉疴难起丛庞达臣端介二泉放水火冯谖三窟攻克苟完观念函受横虐红火画纯遑安皇华画省火刘伎力金池救火扬沸即兴之作挤抑诀别军令如山开阔眼界瞰临壳叶拉夫婪官露餐风宿卤鹼落草漫无边际棉烟明窗浄几魔芋挠曲枉直辇閤沤浮泡影钤决迁沙傔媵清洁缺啮瞤息太空天夺其魄吞纵王犹相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