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与天子同车。辇,天子之车。《汉书·梁孝王刘武传》:“入则侍帝同輦,出则同车游猎 上林 中。”《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成帝 ﹞尝欲与倢伃同輦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輦,得无近似之乎?’” 南朝 梁元帝 《班婕妤》诗:“何言 飞燕 宠,青苔生玉墀。谁知同輦爱,遂作裂紈诗。”
“同辇”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汇,其含义与用法可结合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该词源自《汉书·外戚传》中的故事:汉成帝欲与班婕妤同辇出游,但班婕妤以“贤君应有名臣在侧,而非嬖女”为由婉拒。这一行为被后世视为后妃德行的典范,因此“同辇”或“辞辇”常被引用为称颂女性贤德的典故。
诗词例证
南朝梁元帝《班婕妤》诗云:“何言飞燕宠,青苔生玉墀。谁知同辇爱,遂作裂纨诗”,以对比赵飞燕的专宠与班婕妤的德行。
元好问诗句“拟就天公问翻覆,蒿莱丹碧果何心?”亦化用此典。
引申意义
在文学中,“同辇”不仅指代与帝王共乘的殊荣,更被赋予道德象征,强调君臣有别、贤德自律的价值观。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诗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书》相关章节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
《同辇》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夫妻同乘一辆车。它比喻夫妻之间相互扶持、共同经历困难和风雨。
《同辇》可以拆分为“口”、“⺍”,共有8个笔画。
《同辇》最早出现在《战国策·秦策二》中,描述了秦始皇与嬴政之间的故事。根据汉典网的查询结果,繁体字为「同轎」。
根据古代汉字写法,「辇」的字形和现代稍有不同,古代写作「車」。因此,「同辇」古时写作「同車」。
1. 他们夫妻两个一起经历了许多困难,真是同辇共过风雨。
2. 在他生病期间,妻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同辇而行。
1. 同路:形容人们走同一条路,追求共同的目标。
2. 同心协力:形容大家齐心合力,共同努力。
3. 同甘共苦:形容夫妻共同承受艰苦、困难。
1. 合伙:指共同进行某项事业或生活。
2. 伉俪:形容夫妻之间亲密团结的关系。
离别:指分开或别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