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脱褐的意思、脱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脱褐的解释

脱去粗衣。喻脱离寒贱。亦指妓女从良。《廿载繁华梦》第八回:“另有头面约值四千银子上下,都送了过来。五嫂就与 桂妹 脱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脱褐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脱下粗布衣服”,后引申为脱离贫贱身份或辞去官职。以下从词典释义与历史文化角度分层解析:


一、本义与字源

  1. 字义拆解

    • 脱:脱离、脱下。
    • 褐:古代指粗麻或兽毛编织的短衣,为平民或贫者所穿(《说文解字》:“褐,编枲袜也”)。

      本义即字面所指“脱下粗布衣服”,象征身份转变。

  2. 引申义

    因“褐衣”是底层民众的服饰,“脱褐”自然衍生为:

    • 脱离贫贱:指通过科举、军功等途径改变社会地位(如《汉语大词典》释义:“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 辞去官职:古代官员辞官归隐也称“脱褐”,意为放弃官服回归布衣(如陶渊明式归隐)。

二、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用法

  1. 科举制度下的身份跃迁

    唐宋科举制中,进士及第者需脱去褐衣改穿官服,“脱褐”成为入仕标志。

    例:唐代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诗:“忆昔初脱褐,白头今看汝。”

  2. 官职辞任的隐喻

    魏晋南北朝时,“脱褐”与“释褐”(就任官职)相对,表辞官之意。

    例:《晋书·周馥传》载“馥遗诏脱褐归第”,指其辞官归家。


三、权威词典释义与用例

  1. 《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1287页)

    脱褐:①脱去粗布衣,喻始任官职。②指辞官。

    用例:宋代王禹偁《酬安秘丞歌诗集》:“脱褐曾荐天子知,布衣仍作诸侯客。”

  2. 《辞源》(修订本)

    脱褐:谓解去平民之服,换穿官服。亦指去官。


四、现代使用与语义弱化

当代汉语中,“脱褐”因社会结构变迁已罕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研究,需结合语境区分“入仕”或“归隐”之义。其文化价值在于反映古代服饰制度与阶层流动的关联性。


参考资料(基于权威出版物):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释“褐”为平民衣制)。
  4. 刘海峰《中国科举制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科举与“脱褐”关联考据)。

网络扩展解释

“脱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释义
    字面指“脱去粗布衣服”(),比喻脱离贫贱地位或底层生活状态。例如宋代赵蕃诗句“虽从科诏求,未脱褐衣贱”中,“褐衣”即代指寒微身份()。

  2. 社会文化引申义
    在特定语境下,该词还指“妓女从良”。如清代小说《廿载繁华梦》第八回描述五嫂为桂妹“脱褐”,即帮助她脱离风尘()。

  3. 相关词语
    与“褐”相关的词汇多含贫寒之意,如“短褐穿结”“短褐不完”等,均形容生活困顿()。

  4.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但在解析古典文本或研究社会阶层变迁时仍具参考价值。

总结来看,“脱褐”兼具字面与象征意义,既反映古代服饰文化,也映射社会身份转变的深层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按兵束甲绑扎棒杖抱怨宝云碧涧羹逋弛布干不悌超捷乘兴而来出于意外弹章搭赸登崇俊良额度恶心犯曲風雨對床芙蓉膏钢渣关扑谷地归第华屋毁荡江山船简久结节结亲酒钟绝笔巨壑空急空巴口耳相传夔魍騉駼蜡染冷场虑无不周麪酱俛眄女后庞乱迁戮戎王子三荆三轮车上梁不正下梁歪少旋市尘停舶投军土壤学亡民顽童为仁不富宪眷袭常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