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揭阳的意思、揭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揭阳的解释

复姓。 汉 有 揭阳定 。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揭阳(Jiē Yáng)是广东省东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潮汕地区,为粤东古邑之一。其名称来源与历史沿革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地理属性

    指中国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粤东榕江流域,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作为专有地名,"揭阳"由专名"揭"与通名"阳"构成,体现中国古代"山南水北为阳"的命名传统。

  2. 历史渊源

    秦朝(公元前214年)已设"揭阳戍",西汉初年(公元前111年)正式置县,属南海郡,为广东最古老的县邑之一。"揭阳"作为行政名称沿用至今超两千年,见证岭南开发史。

二、语源考据

  1. "揭岭之阳"说

    主流观点认为因境内揭岭(今揭阳山)得名。《元和郡县志》载:"县有揭阳岭,因名"。按古汉语方位规则,"阳"指山体南侧,符合揭阳地处揭岭南麓的地理特征。

  2. 古越语遗存说

    部分学者提出"揭"可能源于古越语发音,与百越部族语言相关,但此说缺乏直接文献佐证。

三、文化内涵

作为潮汕文化核心区,揭阳承载"海滨邹鲁"美誉,是潮剧、潮乐、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地,地名本身已成为岭南历史地理的文化符号。


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揭阳"词条释义
  2. 国家地名信息库:揭阳市历史沿革(www.mca.gov.cn)
  3.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广东地名考释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揭阳”一词的含义可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维度解析,以下为综合说明:

一、地理概念

揭阳是广东省地级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地理轴线中心,北靠梅州,南濒南海,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是潮汕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因地处“揭岭之阳”(揭阳岭南麓)得名,别称“岭南水城”“海滨邹鲁”。

二、历史沿革

  1. 起源: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戍所于揭岭之阳,隶属南海郡,辖今潮汕、梅州及福建漳州南部。
  2. 建制变迁:东晋时拆分为海阳、潮阳等县,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复置揭阳县,南宋定治榕城,与海阳、潮阳并称“三阳”。
  3. 现代发展:1991年设地级市,现辖榕城、揭东2区,揭西、惠来2县,代管普宁市,并设多个经济功能区。

三、文化特色

揭阳是潮汕文化核心区,拥有:

四、其他含义

  1. 复姓:汉代有复姓“揭阳”,如揭阳定(见《汉书》),但后世罕见。
  2. 比喻义:少数语境中借指“揭示真相”,属引申用法。

五、现代定位

作为广东沿海经济带东翼主战场,揭阳重点发展石化、玉器产业,揭阳滨海新区是省级重点建设平台。


提示: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历史事件或文化项目,可查阅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网站(来源1、2、9)及揭阳市政府官网(来源10)。

别人正在浏览...

熬日头鏊子邦族保举襃言驳辨补諡不调不作兴草库伦昌仆丞辅尘意尘缁绸固春盛吨—公里繁翳废舍浮疎高空个性共相鬼魅故智害碜蠒耳羊集解金幡京雒卷扬恇慴懒残粮多草广两间利滚利沥情麦籽忙冗美洲蔑贱南内闹意气眤洽呛呕强死强活乾匿挈累扰宂肉猪山樊商暮烧结私短松格同晷污莱乌铜巷咏淅冽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