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阃教的意思、阃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阃教的解释

指后妃或妻妾的训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 二商 以贫始,以素封终。为人何所长?但不甚遵閫教耳。” 清 黄景仁 《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当时佞佛成閫教, 九莲 衍得椒房名,昭华宠占六宫冠,十方建寺谁能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阃教(kǔn jiào)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典词汇,特指古代家庭内部对女性的教育规范,尤其强调妇德、礼仪及持家之道的教导。其释义与来源可参考以下权威辞书: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将“阃教”释为:“指闺门之教,即妇女应遵守的礼教规范。”其中“阃”本义为门槛,引申为内室、闺房,象征女性活动的空间范围;“教”即教化、训导。该词集中体现了传统社会对女性德行修养的规范要求,如《明史·列女传》载“幼承阃教”即强调女性自幼接受家庭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来源依据:ISBN 978-7-5326-3290-5。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义为:“闺房内的教育,多指对妇女的道德教化。”词典引《后汉书·列女传》相关语境,说明“阃教”与“妇德”“女诫”等概念相关联,核心在于培养女性“贞顺”“婉娩”的品行。来源依据:ISBN 978-7-100-01595-3。

  3.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进一步阐释其文化背景:“阃教源于周礼‘内则’篇,后经班昭《女诫》系统化,成为古代女性教育的核心体系。”该词承载了儒家伦理中“男外女内”的社会分工观念,要求女性通晓中馈(家务)、侍奉舅姑(公婆)、教子持家等职责。来源依据:ISBN 978-7-100-11425-1。

文化内涵延伸

“阃教”不仅指具体的行为规范,更蕴含传统家族制度中“正位内宫”的治理思想。如清代《女范捷录》强调“阃教明而家道成”,将女性教育视为家族稳定的基石。这一概念虽带有历史局限性,但作为文化研究样本,对理解古代社会结构、性别角色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阃教”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文学或历史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阃教(kǔn jiào)
指后妃或妻妾对家庭内部成员的训诫或规范,尤其强调女性在家庭中的道德教化作用。该词带有明显的性别和伦理色彩,多用于古代社会语境。


字义分解

  1. 阃(kǔn)

    • 本义为门槛,后引申为内室(特指女性居所),代指妇女或家庭内部事务。
    • 如“阃范”指女子的品德规范,“阃闱”指女性居住的深闺。
  2. 教(jiào)

    • 本义为教导、训诲,如“因材施教”;亦可指宗教或规范。
    • 在“阃教”中取“训诫”之意,强调女性在家庭中的教化职能。

文献例证


使用注意

若需进一步探讨相关词汇(如“阃范”“阃闱”),可参考古代伦理类文献或《聊斋志异》等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挨挨桚桚采挹承诺传惹刺配觕觕耽淫丢魂丢魄对牛鼓簧度脱妃合蜂腰鹤膝高灵高戍狗探汤惯窃刮土儿鼓兵鬼关过辟寒煖赫歇耳互讹恚汗灰棚寖安沮丧克扣科讁老八辈子两忙税鍊顔灵绣留级龙升陋污梦蝶木钵柰园逆流而上盘陀路泉路森拱濇濇申祸无良手鼓舞遂事天惊石破梯梁涂片外层文阶温寻乌沉沉县度贤善献替可否鲜文笑哑邪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