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号诉的意思、号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号诉的解释

亦作“ 号愬 ”。哭诉。《新唐书·儒学传下·禇无量》:“庐墓左,鹿犯所植松柏, 无量 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塋树耶?’自是羣鹿驯扰,不復棖触, 无量 为终身不御其肉。” 宋 范仲淹 《范公墓志铭》:“ 延安 吏民百数,诣闕号诉,谓城当陷而存,民将殞而生,皆公之力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户部·江南白粮》:“小民敢与内臣抗乎,虽有号诉,九重万里,曾无为之上闻者,乞勅各部改正旧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鸮鸟》:“有 山西 二商,迎门号愬,盖有健骡四头,俱被抢掠,道远失业,不能归,哀求诸公为缓颊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号诉”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ào sù,其核心含义为哭诉()。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 指通过哭喊的方式倾诉悲痛或冤屈,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文言语境(、)。
    • 异体写法:“号愬”()。
  2. 结构分析

    • “号”意为呼喊,“诉”意为诉说,二字组合强调“以哭声表达诉求”的动作。

二、典籍例证

  1. 《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
    记载褚无量在墓旁守孝时,因鹿群破坏松柏而哭诉:“山林不乏,忍犯吾塋树耶?”(、)。

  2. 范仲淹《范公墓志铭》
    描述延安吏民集体向朝廷哭诉,感念官员功绩(、)。


三、使用语境


四、补充说明

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新唐书》《野获编补遗》等文献(来源综合多个网页)。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号诉的意思

《号诉》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哭喊、号啕大哭。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号诉》的拆分部首是口,笔画数为15划。

来源

《号诉》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见于《南史·吴传》。它是由“号”和“诉”这两个字组成的,表达了人们因悲伤、痛苦而哭喊、发出号声并陈述诉说。

繁体

《号诉》的繁体字为號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号诉》有着不同的写法,其中一种古字体写法是「號訴」。

例句

1. 他痛哭起来,号诉着自己的遭遇。

2. 在丧礼上,亲友们纷纷号诉,悲伤万分。

组词

号啕大哭、哭诉、声泪俱下、痛哭流涕

近义词

哀号、痛哭、痛哭流涕、大哭

反义词

欢笑、喜笑颜开、笑逐颜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