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岳的意思、藩岳的详细解释
藩岳的解释
见“ 藩岳 ”。
亦作“ 藩岳 ”。1.指诸侯或总领一方的地方长官。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藩岳作镇,辅我京室。”《魏书·元脩义传》:“ 灵太后 詔曰:‘收葬之恩,事由上旨,藩岳何得越职干陈!’”《旧唐书·崔珙传》:“ 崔氏 咸通 乾符 间,昆仲子弟紆组拖绅,歷臺阁,践藩岳者二十餘人。”
(2).指边防重镇。 南朝 梁简文帝 《戎昭将军刘显墓铭》:“内参禁中,外相藩岳。”《北史·李崇传》:“吾受国重恩,忝守藩岳。”
词语分解
- 藩的解释 藩 ā 篱笆:藩篱。 屏障,保卫: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 岳的解释 岳 è 高大的山:五岳(中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称妻的父母或妻的叔伯:岳丈。岳父。岳母。叔岳。 姓。 ' 笔画数:; 部首:山;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藩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其解释综合了历史文献和字义分析:
一、基本释义
-
诸侯或地方长官
指代分封的诸侯王,或总揽一方军政大权的官员。例如:
- 晋代潘岳在《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中提到“藩岳作镇,辅我京室”,强调诸侯镇守地方、辅佐中央的作用。
- 《旧唐书·崔珙传》记载崔氏家族成员“历台阁,践藩岳”,即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
-
边防重镇
特指军事要地或边疆防御核心区域。例如:
- 《北史·李崇传》中“吾受国重恩,忝守藩岳”,表明李崇镇守边防要地的职责。
-
异体写法
该词亦作“藩嶽”,属于同义异形词。
二、字义分解
- 藩(fān):本义为篱笆,引申为屏障、保卫,后指分封的属地(如“藩国”)。
- 岳(yuè):原指高山(如“五岳”),后借喻地位崇高者(如“岳父”),或代指重要职位。
三、文献关联
该词多见于史书及古典诗文,如《魏书》《后汉书》等,多用于描述官员职责或军事布局。
网络扩展解释二
《藩岳》是一个汉字词汇,意为“边境山岳”。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艹”是草字头部首,表示与植物相关的事物,“山”是土字头部首,代表与地理地貌有关的事物。根据笔画计数,这个词汇一共有13个笔画。
《藩岳》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边塞文化,它用来形容边境地带的山岳地貌。在繁体字中,这个词汇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其中“藩”字的旧字形是“幡”,意思和用法相似。而“岳”字的古代写法是“嶽”,也表示山岳之意。
例句:
1. 这座城市守卫着重要的藩岳。
2. 边境地区的藩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的组词有:“藩翰”(指边境地方的书信)、“岳父”(指妻子的父亲)等。
与“藩岳”意思相关的近义词包括:“边境山脉”、“界山”等。
暂时没有找到与“藩岳”意思相反的反义词。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