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刹的意思、金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刹的解释

(1).佛地悬幡的塔柱。《法华经·授记品》:“诸佛灭后,起七寳塔。长表金刹,华香伎乐。”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金刹,梵言掣多罗。案,西域别无旙竿,即於塔覆鉢柱头悬旙,今言刹者,应讹略也。”

(2).指宝塔。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金刹与 灵臺 比高,广殿共 阿房 等壮。” 周祖谟 校释:“金刹者,旛柱也。此指浮图而言。”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3).指佛寺。 唐 白居易 《重修香山寺毕题十二韵以纪之》:“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 明 唐顺之 《松江金泽寺》诗之三:“何年此地开金刹, 宋 代流传直到今。”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金刹凌云起,珠宫匝地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刹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层:

一、核心释义

指佛寺塔顶的金属装饰构件,特指佛塔顶端的相轮(塔刹)。

“刹”源自梵语“क्‍षेत्र”(kṣetra),原指佛塔顶部的立柱及相轮装置。以金属(多为铜鎏金)铸造,故称“金刹”。其形制如伞盖层叠,象征佛法庄严,如《汉语大词典》释为“佛塔顶部的装饰,即相轮”。

二、引申含义

代指佛寺或佛塔整体。

因塔刹为佛塔最醒目的部分,古人常以“金刹”借代佛寺建筑。唐代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中,“金刹”即指寺院。此用法突显佛寺的金碧辉煌,如《辞海》注解:“金刹,寺院之美称”。

三、文化象征

蕴含宗教神圣性与工艺价值的双重意义。

“金”既指材质贵重,亦隐喻佛法如金光明耀世间;“刹”作为佛教符号,承载消灾祈福的信仰内涵。据《中国古代建筑辞典》,金刹的铸造工艺反映古代金属建筑装饰的高超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
  2. 《全唐诗》卷283,中华书局
  3.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4. 《中国古代建筑辞典》,文物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金刹”是一个源自佛教文化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佛寺的主殿或塔刹,后逐渐泛指佛寺整体建筑,象征佛教修行场所的庄严肃穆。

二、具体指代

  1. 佛地悬幡的塔柱
    佛教经典《法华经·授记品》记载:“长表金刹,华香伎乐”,此处指塔顶悬挂经幡的立柱,是佛教仪式的标志物。

  2. 宝塔
    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描述“金刹与灵台比高”,唐代李白诗句“水摇金刹影”均以金刹代指佛塔,突显其高耸华美。

  3. 佛寺整体
    白居易《重修香山寺毕题十二韵以纪之》中“再莹新金刹”即指寺院建筑群,明清文献中亦常见此用法。

三、文化延伸

在汉语语境中,该词可引申形容任何庄严神圣的场所,如“金刹连云”等文学化表达。

读音说明:存在“jīn chà”与“jīn shā”两种读法,前者为现代通行发音,后者多见于古籍注音(如《法华经》梵语音译考据)。

别人正在浏览...

暗门襟把酒持螯暴鼓坌沓砭剂变权车器螭奁丑博挡调打张鸡儿跌蹶贰味燔溺纷遝覆准高才大学归舟軲轮辜搉孤豚海氛和习环骇幻形回阡虎踞龙蟠郊望介爵禁军玑组居曲獠市鳞错路旁屡盟麻地梦官凝重清净寂灭青羌坂清妍七十二候荣润肉磨桑根蛇三极管三隐芟除山园誓书铁券叔豹水泽殊众四海为家司李索斗鸡调唇仙阶贤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