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地悬幡的塔柱。《法华经·授记品》:“诸佛灭后,起七寳塔。长表金刹,华香伎乐。”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金刹,梵言掣多罗。案,西域别无旙竿,即於塔覆鉢柱头悬旙,今言刹者,应讹略也。”
(2).指宝塔。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金刹与 灵臺 比高,广殿共 阿房 等壮。” 周祖谟 校释:“金刹者,旛柱也。此指浮图而言。”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3).指佛寺。 唐 白居易 《重修香山寺毕题十二韵以纪之》:“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 明 唐顺之 《松江金泽寺》诗之三:“何年此地开金刹, 宋 代流传直到今。”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金刹凌云起,珠宫匝地连。”
“金刹”是一个源自佛教文化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详细解析:
指佛寺的主殿或塔刹,后逐渐泛指佛寺整体建筑,象征佛教修行场所的庄严肃穆。
佛地悬幡的塔柱
佛教经典《法华经·授记品》记载:“长表金刹,华香伎乐”,此处指塔顶悬挂经幡的立柱,是佛教仪式的标志物。
宝塔
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描述“金刹与灵台比高”,唐代李白诗句“水摇金刹影”均以金刹代指佛塔,突显其高耸华美。
佛寺整体
白居易《重修香山寺毕题十二韵以纪之》中“再莹新金刹”即指寺院建筑群,明清文献中亦常见此用法。
在汉语语境中,该词可引申形容任何庄严神圣的场所,如“金刹连云”等文学化表达。
读音说明:存在“jīn chà”与“jīn shā”两种读法,前者为现代通行发音,后者多见于古籍注音(如《法华经》梵语音译考据)。
金刹是一个汉字词,由部首金和刹组成。金刹的意思是佛寺或佛塔。
金刹的部首是金,有11画;刹的部首是刀,有2画。
金刹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的《青琐览记》中。后来成为佛教中对佛寺和佛塔的称呼。
在繁体中文中,金刹可以写作「金剎」。
在古代,金刹的写法稍有不同。金刹的刹曾经写作「閘」,表示门闸;而金刹的金曾经写作「釒」,表示金属。
1. 这座金刹建于唐代,至今保存完好。
2. 我们每年都会去拜祭爷爷的墓,在墓前有一座金刹。
金身、刹车、塔刹、刹那
佛寺、佛塔、佛堂、寺庙
凡人之家、世俗之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