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长短的意思、长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长短的解释

(1) 〈方〉

(2) [whatever]∶不管怎么样;好歹

莫恨东西沟水别,沧溟长短拟同归。——白居易《送韦侍御量移金州司马》

(3) [surely]∶一定

你长短等我,不见不散

详细解释

(1).长和短。指距离、时间。《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名曰 石夷 ,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晋 向秀 《难嵇叔夜<养生论>》:“若性命以巧拙为长短,则圣人穷理尽性,宜享遐期;而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 周 、 孔 ,上获百年,下者七十,岂復疏于导养邪?顾天命有限,非物所加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夫良知之於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於方圆长短也。” 巴金 《秋》二九:“它一扬一顿,甚至声音的长短,都像是合着节拍的。”

(2).偏指长或长度。《齐民要术·薕》引 汉 杨孚 《异物志》:“薕实虽名三薕,或有五六。长短四五寸。” 宋 苏轼 《私试策问》之四:“古者坐於席,故籩豆之长短、簠簋之高下,适与人均。”《水浒传》第二四回:“便将出那綾绸绢缎来,妇人将尺量了长短,裁得完备,便缝起来。”

(3).长处和短处。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二》:“人各有长短,子欲学我亦不能,吾欲效子亦败矣。”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窃以为事无全利,亦无全害;人有所长,亦有所短。要在权利害之多寡,酌长短之所宜,委任责成,庶克有济。” 清 唐甄 《潜书·讲学》:“此长短明蔽,人各有其一二,皆可以相资。”

(4).偏指长处、正确之处。《汉书·张汤传》:“有郎功高不调,自言, 安世 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絶不许。”

(5).偏指短处、错误之处。《史记·酷吏列传》:“﹝ 寧成 ﹞致产数千金,为任侠,持吏长短,出从数十骑。其使民威重於郡守。”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子诬母为妾,弟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 宋 苏轼 《上皇帝书》:“上有监司伺其过失,下有吏民持其长短,未及按问,而差替之命已下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方尔止》:“ 刘贡父 平生未尝议人长短,有不韙,必面折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而议论邻居的长短,都是婆婆妈妈的恶习。”

(6).犹关系、牵涉。 萧红 《牛车上》:“人们说是‘告示,告示’,可是告的什么?我也不懂那一套……‘告示’倒知道是官家的事情,与我们做小民的有什么长短!”

(7).高和下,优和劣。《北史·独孤罗传》:“诸弟见 罗 少长贫贱,每轻侮,不以兄礼事之。然性长者,亦不与诸弟校竞长短。后由是重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故世号士大夫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那么,你只好和我较个长短!”

(8).攻讦;责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郗虑 持节策命公为 魏公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郗虑 ﹞遂与 融 互相长短,以至不睦。公( 曹操 )以书和解之。”《北史·虞庆则传》:“﹝ 虞庆则 与 杨素 ﹞遂互相长短。” 元 徐阳辉 《有情痴》:“好文章中不得时人目,开着口随他长短,捏着笔一任批驳。”

(9).情由;情况。《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徐盛 从 江 内去, 丁奉 从旱路去,都到 南屏山 七星坛 前,休问长短,拿住 诸葛亮 ,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金6*6*梅词话》第三八回:“老婆见他汉子来家,满心欢喜,一面接了行李,与他拂了尘土,问他长短。”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这一回,你一来,他准是看上你啦,老是跟我打听你的长短。”

(10).指死亡等意外变故。《儒林外史》第五回:“我死了值得甚么!大娘若有些长短,他爷少不得又娶个大娘。”《红楼梦》第十一回:“可是呢!好箇孩子,要有箇长短,岂不叫人疼死!” 巴金 《秋》四一:“万一我有什么长短,婆,妈,请你们好好地看待 孙少奶 。”

(11).犹反正、终究。 隋 崔仲方 《夜作巫山》诗:“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 宋 陆游 《后春愁曲》:“世间万事元悠悠,此身长短归山丘。” 金 萧贡 《读火山莹禅师卷》诗:“长短都归一梦中,身前身后两无穷。”

(12).指长短术。《史记·酷吏列传》:“ 边通 ,学长短,刚暴彊人也,官再至 济南 相。”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长短术兴於 六国 时。行长入短,其语隐谬,用相激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暨 战国 争雄,辩士云踊,从横参谋,长短角势。”

(13).指长短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薛逢》:“ 逢 天资本高,学力亦赡,故不甚苦思。豪逸之态,长短皆卒然而成,未免失浅露俗。” 明 何景明 《<王右丞诗集>序》:“顾集中长短混列,欲考体制以求作者之意,实烦简閲。乃略加编定,稍用己意去取之。”参见“ 长短句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长短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长短" 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有所不同。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1. 指长度;物体两端之间的距离:

    • 这是最基础的含义,指事物的空间度量。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参考链接: 现代汉语词典在线查询 (商务印书馆授权) - 搜索“长短”可见此义项。

  2. 指时间的长短;久暂:

    • 用于描述时间持续的长度。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参考链接: 同上

  3. 指意外的变故(多指生命危险);是非,好坏:

    • 这是一个引申义,常指不幸的事故,尤其是危及生命的事件(如“万一有个长短”)。也用于指是非曲直、优劣好坏(如“议论别人的长短”)。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参考链接:

      • 现代汉语词典:同上
      • 汉语大词典:可参考权威在线数据库如 汉典 (基于《汉语大词典》等) - 搜索“长短”可见此义项。
  4. 方言中指无论如何、反正:

    • 在某些方言中使用。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

      参考链接:

      • 现代汉语词典:同上
      • 汉语方言大词典:可通过专业数据库或图书馆查阅。
  5. 指情况、缘由:

    • 较为少用,指事情的具体情况或内情。
    • 来源: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参考链接: 汉典等基于《汉语大词典》的在线资源

  6. 指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

    • 用于评价人或事物。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参考链接:

      • 现代汉语词典:同上
      • 应用汉语词典:可通过图书馆或专业平台查阅。

“长短”的核心含义围绕“长度”展开,既指空间距离,也指时间跨度。其引申义较为丰富,包括指代意外变故(尤其危及生命者)、是非好坏、优缺点等,并在方言中有特殊用法。理解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长短”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义项:

一、核心含义

  1. 长度/尺寸(最常见用法)
    指物体或时间的长度,如“衣服长短合适”“绳子长短不一”。古汉语中亦用于衡量,如《孟子》提到的“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 意外变故(多指生命危险)
    常见于口语,如“万一有个长短”。此义项源自明清文学,如《儒林外史》中“大娘若有些长短”。

二、引申含义 3.是非/优缺点
用于评价人或事,如“议论别人的长短”“人各有长短”。

  1. 方言用法
    • 表“无论如何”:如“明天的会你长短要来”。
    • 表“终究”:如“长短都一样”。

补充说明
古文献中可指时间或空间跨度,如《山海经》记载“司日月之长短”,此用法现代已较少见。


参考资料:主要综合权威词典释义(-4),古义参考文献引述(-8)。

别人正在浏览...

百隶败盟保路运动襃升本属颩颩陛楯郎不价不像意撮算大动干戈宕账刀刀电讨掉柴短行高姿态各安生业工场滚刀肉花辰月夕黄芝简派减水河驾牌诘奸继母巾袜卷娄枯研连雾骊唱灵承卢王緑浪蟆津名理闹氲氲捏素派不是偏隘品头评足轻财好义衽裳任数软温温折勾视线士雄属统司事舃凫微风桅杆武宿夜笑咧咧小使者夏籥缬草携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