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涸的砚池。 金 元好问 《东湖次及之韵》:“竹溪花岛要君诗,醉墨几番枯研滴。”
“枯研”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枯研”指干涸的砚池(即砚台中无墨或墨汁已干的状态)。其拼音为kū yán,常见于古汉语文献中,例如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东湖次及之韵》曾用“醉墨几番枯研滴”描述研墨作诗的情景。
枯(kū):
研(yán):
元代诗人元好问在《东湖次及之韵》中写道:“竹溪花岛要君诗,醉墨几番枯研滴。”此处“枯研”既指砚台干涸,也暗喻诗人反复斟酌、耗尽心力创作的状态。
部分网络资料(如、5)将“枯研”误释为“钻研学问导致身心憔悴”,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综合高权威性来源(如汉典、查字典等),建议以“干涸的砚池”为准确释义。
《枯研》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研究已经过时或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枯研作为一个词语,常常用于形容那些沉迷于琐碎的、无关紧要的学问或研究中的人。
《枯研》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木”和“石”。它的总笔画数为13画,其中“木”部的笔画数为4画,“石”部的笔画数为9画。
《枯研》一词来源于汉语,它是两个汉字的组合。在繁体字中,枯研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中,枯研可能会有一些变体,但总体的意思和写法基本相同。
1. 他整天钻研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知识,真是个枯研之人。
2. 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枯研上,重要的是实践和应用。
枯燥、枯竭、研究、研发、研究者
执著、钻研、追求、专注
实践、应用、创新、发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