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诘奸的意思、诘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诘奸的解释

见“ 詰姦 ”。


亦作“ 詰奸 ”。究办奸盗。《国语·周语中》:“司寇詰姦。” 韦昭 注:“禁詰姦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妖人刘天绪》:“自 孙 刘 被论后,一时当事者俱以詰奸为戒。” 清 黄遵宪 《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养盗原由十常侍,詰姦惟赖外诸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诘奸”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其含义清晰,主要指向查究、惩治奸邪之人或行为。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字义解析与基本释义

二、历史渊源与典籍印证 “诘奸”一词及其体现的职责,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载:

  1. 《尚书·周官》:记载了西周时期的官职设置与职责,其中提到“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 这是“诘奸”概念的重要早期来源之一,明确将“诘奸慝”(查究奸邪)作为司寇(主管刑狱的官员)的核心职责之一。
  2. 《周礼·秋官》:详细描述了古代司法官员的职能,如“士师”之职包含“掌国之五禁之法…以纠万民…而诘其过失,诛其犯禁者。” 其中“诘其过失”即包含查究奸恶之意,体现了“诘奸”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3. 《汉书》等史书:在记载官员政绩或司法活动时,常用“诘奸发伏”(查究奸邪,揭露隐秘的罪行)、“诘奸禁暴”(查究奸邪,禁止暴行)等词语,说明“诘奸”是古代维持治安、整肃吏治的重要手段。

三、权威辞书释义 权威汉语词典对“诘奸”的解释高度一致:

四、内涵延伸 “诘奸”一词虽古雅,但其蕴含的维护正义、清除邪恶的核心精神是永恒的。它体现了:

总结 “诘奸”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词汇,意为查究、惩治奸邪。它最初是司法官员的重要职责(如《周官》所载),后泛指对奸恶行为的追究与制裁。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均将其释义为“究办奸盗”或“查究奸邪”。该词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维护法律秩序、惩治邪恶的重视。

网络扩展解释

“诘奸”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综合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诘奸”指追查、究办奸邪盗贼之事,强调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惩治。

    • “诘”本义为追问、责问(如“盘诘”“诘责”),引申为查究。
    • “奸”指奸邪、奸盗,即作恶或违法之人。
  2. 职能关联
    古代常与司法职能相关,如《国语·周语中》提到“司寇诘奸”,指司寇(主管刑狱的官职)负责惩治奸盗。


二、用法与例句

  1. 文献用例

    • 《国语》:“司寇诘奸,禁诘奸盗。”
    • 清代黄遵宪诗句:“诘奸惟赖外诸侯”,指依靠外部力量惩治奸恶。
    • 明代沈德符记载官员以“诘奸为戒”,反映对奸盗治理的重视。
  2. 职能实践
    如汉代皋陶担任法官时“五刑三就”,通过明确刑罚维护秩序,体现“诘奸”的实际应用(注:此例来自权威性较低的,需谨慎参考)。


三、相关延伸


四、总结

“诘奸”强调通过查究、责问来惩治奸邪,多见于古代司法语境,体现传统法律文化中对社会秩序的维护。需注意其与现代汉语用法的差异,通常仅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表达中。

别人正在浏览...

叆叇昂首挺胸安睡百试霸相必恭必敬并门部送尺鷃充起船埠大长秋登陴淀积物诽议革刬关夫子归涂国货惑着髻影基祚裾状下摆拦护烂灼丽川列宁刘寄奴乱烘沦败马蠭卖男鬻女迷岸母昆吽牙膨化破壁飞去切入轻合秦瑟祇树曲木几润笔钱篛帽扫脑儿摄詟市场调节价市容使心用幸姝子私塾铁棒磨成针停尸听选碗盏屋盖五劳屋头咸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