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意思、大运河的详细解释
大运河的解释
(1) [the Grand Canal]∶中国古代伟大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又名京杭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始凿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7世纪和13世纪曾两次大规模扩建,现河道主要为公元13世纪6*元朝所修(公元605—610年)。古代为中国南北运输大动脉,又称“京杭大运河”,简称运河
(2) [Grand Canal]∶意大利*********市主要水道
详细解释
即 京杭运河 ,简称 运河 。我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北起 北京 ,南至 杭州 ,经 北京 、 天津 两市及 河北 、 山东 、 江苏 、 浙江 四省。沟通 海河 、 黄河 、 淮河 、 长江 、 钱塘江 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19世纪后,南北海运兴起,津浦铁路通车, 大运河 的作用逐步缩小。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时间更远:大前年。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卿”之
- 运河的解释 人工水道,用作航行、排水或灌溉土地详细解释.特指 京杭大运河 。从 春秋 时 吴国 开挖 邗沟 开始,以后屡加开挖疏浚,至 元 代形成一条自 大都 今 北京 直达 杭州 的南北 大运河 。《古今小说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大运河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大运河广义上包含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全长约2700公里,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狭义上常指元代改道后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
二、历史沿革
- 起源: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国开凿邗沟连通长江与淮河,成为大运河的雏形。
- 隋唐扩建: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开凿通济渠、永济渠,首次贯通南北五大水系,形成隋唐大运河。
- 元代改道:裁弯取直形成京杭大运河,直接连接北京与杭州,奠定现代运河格局。
三、功能演变
- 军事与漕运:早期用于军队运输(如吴伐齐)和粮食调配(如隋代含嘉仓储粮4.6亿斤)。
- 经济与文化纽带:促进南北贸易(如扬州、苏州等城市兴起),推动技术、艺术交流(如苏绣、京剧发展)。
- 现代价值: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文化遗产与生态保护对象。
四、工程意义
- 技术成就:包含船闸、堤坝等复杂水利设施,体现古代工程智慧。
- 政治作用:维系中央集权(如元代通过漕运巩固北方政权),被称为“大一统的纽带”。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事件或分段河道信息,可参考大运河遗产网的开凿大事记。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运河是指中国境内的一条历史悠久、自北而南贯穿众多省市的运河。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这条运河的名称。拆分部首是 大(dà)和 河(hé),分别表示大小和河流。其中,大字的部首是大字头,河字的部首是水字底。大字的笔画有三画,河字的笔画有六画。
大运河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起初,它是用于军事运输和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大运河的建造始于春秋时期,经过后来的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多次修复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这条运河的总长度超过1,9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运河,也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关于繁体字的写法,大运河在繁体中仍然被称为 "大運河"。運字的写法与简体一致,只是在筆劃的书写顺序上有所不同。此外,在台湾地区使用的正体字中,运字则写作 "運"。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大运河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为 "大運河"。以现代汉字的书写规范为基准,大字的构造是由左右结构的夫字和口字组成,運字则由左右结构的车字和辶字组成,河字的构造则由左右结构的水字和巳字组成。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运河的例句:
1. 我们参观了大运河的古建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2. 大运河是连接北方与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
3. 工人们正在对大运河进行维修,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
一些与大运河相关的组词有:运河、北运河、南运河、运河交通等。运河、水道、河渠等可以作为大运河的近义词。而山川、山脉、地势等可以作为大运河的反义词,因为它们表示的是不同的地貌特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