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陶迳的意思、陶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陶迳的解释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有“三逕就荒,松菊犹存”句。后以“陶逕”借指隐者之居。 明 金銮 《点绛唇·送汪小邨归广陵》套曲:“霎时间一江凉月芦花映,明朝骑鹤上 扬州 ,何时载酒来 陶 逕。”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陶迳”是一个源自古典文学的词语,其含义与隐士的居所有关,具体解释如下:

  1. 词源与典故
    该词出自晋代陶渊明(陶潜)的《归去来兮辞》名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原句中的“三径”指隐士住所旁的小路,因汉代蒋诩归隐后曾于院中开辟三条小径,只与高士往来,后成为隐逸的象征。陶渊明借此表达归隐田园的心境,“陶迳”即由此衍生,代指隐者居所。

  2. 语义与用法
    “迳”通“径”,意为小路。“陶迳”字面可理解为“陶渊明的小径”,实际喻指隐士的住处或归隐环境。例如明代金銮在《点绛唇·送汪小邨归广陵》中写道“何时载酒来陶迳”,即以“陶迳”暗喻友人归隐后的居所,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文化内涵
    这一词语浓缩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田园隐逸的理想,常被用于诗词中寄托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情怀,具有浓厚的文人雅趣和象征意义。

“陶迳”通过陶渊明的典故,将具体景物(小径)抽象为精神归宿的符号,成为隐逸文化的典型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陶迳》的意思

《陶迳》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陶瓷制作技艺”或“陶器的生产与贸易”。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陶”和“迳”。

拆分部首和笔画

《陶迳》的首字是“阜”(fù)部,又称“邑阜”,它表示与城市、土地有关的意思。次字是“辶”(chuò)部,又称“辵旁”,代表“行走”的意思。

《陶迳》的首字“陶”共有9划,次字“迳”共有7划。

来源

《陶迳》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邶风·饮酒》一篇中:“牺牲具享,陶匏簠史。”表示陶器的使用和制作。此后,陶瓷工艺的词汇逐渐发展,形成了现代的《陶迳》一词。

繁体

《陶迳》的繁体字为「陶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陶迳》的古汉字写法是「陶犟」,其中,“犟”音同“迳”,表示行走的意思。

例句

1.他从小就对陶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陶瓷产业在这个城市起到了重要的经济支撑作用,陶迳也日益繁荣。

组词

陶窑、陶艺、制陶、古陶、陶瓷

近义词

陶业、陶器、陶艺

反义词

陶瓷销毁、陶瓷抛弃、陶瓷废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