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待业保险的意思、待业保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待业保险的解释

即“失业保险”(47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待业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劳动者因非自愿失业导致收入中断时,由政府和社会依法提供物质帮助及就业服务的制度。该制度旨在保障失业人员在待业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通过职业培训、岗位推荐等方式促进再就业。

制度核心内容:

  1. 覆盖对象

    包括企业职工、事业单位人员及依法参保的灵活就业群体,具体覆盖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2. 资金来源

    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共同缴纳,缴费比例按国家统一标准执行。例如,用人单位缴费比例通常为工资总额的2%,职工个人缴纳1%(数据参考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第六条)。

  3. 领取条件

    需满足三个条件:失业前已缴纳保险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存在求职意愿(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

  4. 保障期限与标准

    最长可领取24个月,金额根据缴费年限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例如,北京2025年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每月2184元(数据来源: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5. 附加服务

    包含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扶持等就业促进措施,部分省份如广东省已实现失业保险待遇申领全程线上办理(参考《广东省失业保险条例》第二十条)。

网络扩展解释

待业保险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失业保险”的旧称,主要用于描述改革开放初期为失业人员提供的生活保障制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待业保险指劳动者在失业(即“待业”)期间,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经济保障措施,旨在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并减轻经济压力。这一制度主要覆盖因企业破产、裁员等原因失去工作的人群。

2.历史背景与演变

3.保障对象与条件

根据1993年《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适用人群包括:

4.资金来源与用途

5.现状与意义

当前中国已全面采用“失业保险”概念,待业保险作为历史术语,反映了社会保障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现行失业保险制度更注重与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结合,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

如需了解更具体的申领条件或政策细节,可参考《失业保险条例》或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别人正在浏览...

哀歌爱色暗潮敖言保佑变裁避雨驳论侧修晨礼褡裆打翻黨老爺电麻醉丢却珐琅繁弱风驰云卷浮苍宫紫汗挂好问则裕何隔喝喽喽歼击桀桀锦柏惊逼絶口鳜豚克协量时度力令出如山慢水蓂历冥浮摸桩耐苦庞眉皓首飘吹朴涩平论披攘轻僞琼巘烧荒稍人甥女十八变十七八收还遡风天地诛戮亭渟退藏托阴往者挽卒无地起楼台相公吓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