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处事;办理事务。《国语·周语中》:“恭所以给事也,俭所以足用也……以恭给事则宽於死,以俭足用则远於忧。” 宋 曾巩 《都知制》:“门闈房闥之间,朝夕给事,非谨信忠篤,乌可处斯任哉!”
(2).供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其父 郑季 ,为吏,给事 平阳侯 家。”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而 朝恩 幼子曰 令徽 ,年十四五,始给事於内殿。上以 朝恩 故,遂特赐緑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天聪 已前,钧衡帷幄,悉任懿亲,异姓儒臣,但令给事文馆。”
(3).引申为侍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东坡 读《阿房宫赋》,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 陕 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有四丽人,敛袵鸣璫,给事左右。”
(4).官名。给事中的省称。 唐 韩愈 《答刘正夫书》:“ 愈 於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於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只有一个 马给事 ,天性絶饮。”
“给事”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拼音为jǐ shì,主要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处理事务;办理事务
指对事务的处理和应对。例如《国语·周语中》提到“恭所以给事也”,强调恭敬是处事的原则。
供职
表示担任职务或服务于某机构。如《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给事平阳侯家”,即指在平阳侯府供职。
引申为侍奉
由“供职”进一步引申出侍奉尊长或主上的含义,常见于古代文献中。
官名
特指古代官职“给事中”的简称,始设于秦代,隋唐后属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例如唐代曾改称“东台舍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官职沿革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书·百官公卿表》《唐六典》等典籍。
《给事》是一个名词,意为负责给皇帝和官员奏章的官员,也可泛指负责办理文件讯问的官职。
该词的拆分部首为“纟”(纟字旁),由3个笔画构成。
《给事》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制。汉代以后,设立了给事中的职位,由官员负责奏章的呈递和处理。这个职位的名称就是《给事》。
在繁体字中,给事的写法为「給事」。
古代对于《给事》一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古籍记载,汉代时期写作「給恣」。然而,在隋唐以后,「恣」渐渐变为了俗体字「事」,于是「维恣」的写法逐渐被取代,改用了现在的「給事」。
1. 他曾担任朝廷的给事官,奏章处理得非常得当。
2. 给事官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文件和奏章。
给事官、给事院、给事中。
奏事、上奏、奏章、奏疏。
奏事者、儿女皆可养、无饥孤寒。
安国边垂笔且齐碧篠藏香程吏乘危从公稻园典型化恩纶二二虎虎废心愤悁刚挂干舞格量怪圈馆主害忌寒浔毫忒鹤绫谎状桓山之悲胡闹八光校注极精惊师动衆九虑钜伯口受宽重枯涧硱硱连枉陵稻峦岚禄籍门牌绵袤男妾逆俦逆属排纂期考侵陷侵虞囚俘腮腺炎神枕食飨水底捞针拓墨腾霄同位语,同位词脱敏文经武纬硖路下塞上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