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秦的意思、大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秦的解释

古国名。又名 犁靬 、 海西 。古代 中国 史书对 罗马帝国 的称呼。 汉和帝 永元 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 班超 遣 甘英 使 大秦 ,至 条支 ,临海而回。 桓帝 延熹 九年(公元166年) 大秦 皇帝 安敦 遣使来 中国 。公元395年 罗马帝国 分裂后,以 大秦 称 东罗马帝国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大秦国 ﹞以在海西,亦曰 海西国 ……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 大秦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秦"一词在汉语词典及历史文献中有多重释义,现从语义学、历史学角度分层解析:

一、核心词义

  1. 指代中国历史上的秦朝

    《汉语大词典》收录其本义为"强盛之秦",特指公元前221年建立的秦帝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形成的中央集权制王朝,因推行郡县制、书同文等政策成为中华文明重要里程碑。

  2. 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谓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代起用"大秦"指代地中海东部的罗马帝国。《古代中外交通史》考证此为丝绸之路上中国对最西端文明体的地理认知投射,涵盖今意大利至埃及区域。

二、衍生词义

  1. 地域文化符号

    在《中国地名源流考》中,陕西关中平原因属秦故地,至今仍被雅称为"大秦故土"。

  2. 宗教传播载体

    唐代景教碑文以"大秦景教"自称,特指经由波斯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此称谓反映中西宗教交流史实。

三、语义流变特征

从《说文解字》到现代辞书,该词经历了"本土政权→异域强邦→文化符号"的语义扩展过程。这种词义演变印证了中华文明对外认知从地理实体到文化意象的升华轨迹。

网络扩展解释

“大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罗马帝国(尤其是东罗马帝国)的称呼,其含义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指代罗马帝国

  1. 地理与历史背景
    “大秦”最早见于汉代史书,主要指罗马帝国,因其位于汉朝西域以西的遥远地域,也被称为“犁靬”“海西国”。东汉时期,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但因海域阻隔未达目的地;公元166年,罗马皇帝安敦(即马可·奥勒留)派使臣抵达汉朝,标志两国正式交往。

  2. 文化象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大秦”常象征珍稀与遥远。例如汉代乐府诗《羽林郎》提到“耳后大秦珠”,借罗马珠宝体现奢华意象。

  3. 后续演变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大秦”一词逐渐专指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二、其他历史语境中的含义

  1. 指代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后秦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大秦”偶尔作为前秦(351-394年)、后秦(384-417年)的代称,但此用法较少见。

  2. 与秦朝的关联
    部分文献(如《大秦帝国》)用“大秦”指代秦朝,强调其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历史地位,但此属现代语境下的引申,非古代原义。


三、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历史事件或文化影响,可参考《后汉书·西域传》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案秤八一宣言唪经飙举笔员擘指苍甿惨亡长家镫王得幸琱缋泛僄風雲突變福水改窜改教割鸡焉用牛刀构毁呱呱叫谷芒滚水泼老鼠慧语降席剑吷积晦襟连金苔酒逸魁肥列索六尺之讬露白地牛马家浜文化毣毣妙识脑满肠肥儗似排拓骠悍评检求亲让登三栾三千六百钓森沈沈晖试官书背贪愎陶怡佗乡土地菩萨望游微子温愿文治武功瑕过崄岨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