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姓。《通志·氏族五》:“ 古孫氏 。”原注:“ 姬 姓, 王孫賈 之後,亦隨音改為 古孫氏 。”
“古孫”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複姓來源
現代語境中的誤解
建議:若在文獻中遇到“古孫”,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具體指向。作為姓氏使用時,可參考《通志》《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典籍;若涉及家族倫理表述,建議進一步考證原始出處。
《古孫》是一個漢字詞語,原義指古代的孫子。在今天的用法中,它通常用來形容年紀較小的男孩子,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小孩子”或“男孩子”。
《古孫》這個字可以拆分為“口”和“子”兩個部首。單個字的筆畫總數為8畫。
《古孫》在辭典中的出處比較稀少,目前還沒有确切的來源記錄。它的繁體字為「古孫」。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漢字的形态演變經曆了多個階段,因此《古孫》也可能有不同的古代寫法。
1. 他是個活潑好動的古孫,總是充滿了童真。
2. 那個小村莊裡的古孫們都喜歡在田野裡追逐嬉戲。
1. 古孫長:指年紀較大的孫子。
2. 古孫女:指古代的孫女。
3. 古孫輩:指同輩中年紀較小的人。
1. 小孩子
2. 男孩子
3. 娃兒
1. 成年人
2. 老人
3. 中年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