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观察研究养生之道。《易·颐》:“观颐,自求口实。” 孔颖达 疏:“观颐者,颐,养也,观此圣人所养物也。” 晋 荀勗 《晋四厢乐歌·宾之初筵》:“胥之陪寮,宪兹度楷。观颐养正,降福孔偕。”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尊生》:“欲希长年,此宜深戒,而亦养老奉亲与观颐自养者之所当知也。”
“观颐”是一个源自《周易》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观察研究养生之道,强调通过观察自然或圣人的养生规律来指导自身实践()。《周易·颐卦》原文“观颐,自求口实”即体现此意,孔颖达注释“颐,养也”,说明需通过观察领悟养生的本质。
延伸内涵
部分低权威来源(如)提出“观察他人言行以汲取智慧”的引申义,但此释义未见于经典文献或权威考据,可能与“观过知仁”等成语混淆,建议以传统释义为准。
该词多用于古文或学术讨论中,现代语境下可借喻对健康管理、生活规律的观察学习。如需引用,建议优先结合《周易》原文及历代注疏()。
观颐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以欣赏美食作为乐趣。它指的是用赏心悦目的方式观赏美味的食物,以及享受烹饪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观颐的拆分部首是见和页,分别表示看和脸。它由12个笔画组成。
观颐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篇》中,是荀子对于人们如何修身养性的见解之一。他认为,人们在追求美食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内在修养,通过欣赏美食来提高道德修养。
观颐的繁体字为觀頤。
观颐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其中颐部分采用了“颌”的写法。
1. 品味美食,要以观颐为乐。
2. 他喜欢到各地旅行,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一直以观颐为乐。
观颐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语,比如观颐指南(指导人们如何享受美食的指南)、观颐之乐(享受美食的快乐)等。
观颐的近义词包括观赏美食、品味美食。
观颐的反义词是快餐文化,指的是只注重食物的实用性和速度,缺乏对美食的欣赏和品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