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股療親的意思、割股療親的詳細解釋
割股療親的解釋
股:大腿。舊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來治療父母的疾病。
詞語分解
- 割股的解釋 舊有自割股肉以供君親食用之說,古人認為是大忠大孝的表現。《莊子·盜跖》:“ 介子推 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 文公 。”《新五代史·雜傳·何澤》:“ 五代 之際,民苦於兵,往往因親疾以割股,或既喪而割乳廬
- 親的解釋 親 (親) ī 有血統或夫妻關系的:親屬。親人。親緣。雙親(父母)。親眷。 婚姻:親事。 因婚姻聯成的關系:親戚。親故。親鄰。親朋。 稱呼同一地方的人:鄉親。 本身,自己的:親睹。親聆。親筆。 感情好
網絡擴展解釋
“割股療親”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孝子通過割下自己的大腿肉來治療父母的疾病,常被用來形容極端的孝道行為或自我犧牲精神。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成語中的“股”指大腿,“療親”意為治療患病的長輩。字面意思是割下大腿肉作為藥引,以救治親人。
- 引申義:後來也用于比喻為挽救重要的人或事而采取極端、自我犧牲的行為。
二、曆史背景與文化内涵
-
起源與發展
- 這一行為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傳說齊國貴族孟嘗君曾割股救母(參考民間故事,但正史未明确記載)。
- 唐代開始盛行,并被官方納入孝道表彰體系。史書記載,許多平民因“割股療親”的孝行被朝廷旌表。
-
社會文化邏輯
- 古代醫療條件落後,人們認為“人肉入藥”有奇效,且這種行為被儒家文化視為“孝”的極緻體現。
- 除父母子女外,曆史上也存在軍卒割股救治将領等延伸案例。
三、出處與文學引用
- 經典出處: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第五十二回提到“妯娌兩個商議,說要割股療親,可以回生起死”。
- 現代評價:故事雖感人,但醫學上無科學依據,現代普遍認為這種行為不可取。
四、成語特點
- 近義詞:割股救親。
- 語法功能:作賓語、定語,用于描述孝子或犧牲行為。
如需了解更多曆史案例或文學引用,可參考《新唐書·孝友傳》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割股療親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為救濟窮親而自我削減或犧牲利益。它的部首是刀,由兩個簡體漢字組成,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割(9畫)和股(6畫)。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左傳》中的一則故事。
繁體字中,割股療親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以使用「割腳賴親」來表示割股療親,但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常見了。
以下是一個使用割股療親的例句:
父親為了救助弟弟渡過難關,毅然決定割股療親。
割股療親的近義詞包括割袍斷義、舍身救人等,而反義詞則是養肥自家。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繼續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