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wer of Yellow Crane] 我國古代的著名樓觀。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蛇山的黃鹄(鶴)矶頭。傳說古仙人子安從此地乘鶴而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唐· 崔颢《黃鶴樓》
故址在今 湖北省 武漢市 蛇山 的 黃鶴矶 頭。相傳始建于 三國 吳 黃武 二年(公元223年),曆代屢毀屢建。解放後建 長江大橋 時已拆除,樓前塔已遷至附近的 高觀山 。1985年在今址( 蛇山 西端 高觀 山西坡)重建落成。古今詩人題詠者甚衆,以 唐 崔颢 、 李白 之作最著名。《元和郡縣圖志·江南道三·鄂州》:“城西臨 大江 ,西南角因磯為樓,名 黃鶴樓 。” 唐 崔颢 《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 黃鶴樓 。” 唐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故人西辭 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 揚州 。” 宋 陸遊 《入蜀記》卷五:“ 黃鶴樓 ,舊傳 費禕 飛升於此,後忽乘黃鶴來歸,故以名樓,號為天下絶景。”
黃鶴樓是中國曆史悠久的标志性建築,其名稱與曆史、文化内涵緊密相關,以下是綜合解釋:
名稱起源
黃鶴樓得名于武漢蛇山的黃鹄矶(後稱黃鶴矶),因傳說古仙人子安曾乘黃鶴飛升而得名。另有一說與三國時期蜀漢名臣費祎在此駕鶴成仙的傳說相關。
地理位置
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之巅,瀕臨長江,現址為1985年重建,原址因武漢長江大橋建設被占用。
始建與功能演變
多次重建
曆史上因戰亂、火災損毀十餘次,最後一次焚毀于1884年。現存建築為1985年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重建,融合現代工藝。
詩歌意象
唐代崔颢《黃鶴樓》以“昔人已乘黃鶴去”開篇,奠定其文學地位,李白曾贊“眼前有景道不得”。
李白的“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進一步強化其文化象征。
文化地位
與嶽陽樓、滕王閣并稱“江南三大名樓”,被譽為“天下江山第一樓”。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細節或建築結構,可參考來源網頁。
《黃鶴樓》一詞來源于中國著名的古建築——黃鶴樓,它位于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的武昌蛇山之巅。 黃鶴樓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定影響的文化名勝。
黃鶴樓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漢字:黃、鶴、樓。
其中,黃的部首是黃字的左半部分,鶴的部首是鳥字的左上部分,樓的部首是口字的上部分。
黃的筆畫數為十四畫,鶴的筆畫數為十三畫,樓的筆畫數為十六畫。
“黃鶴樓”這個詞最初源于《詠黃鶴樓》這首唐代杜甫的詩作,這首詩描述了黃鶴樓的美景。隨後,人們将這個詞的意義擴展為代表着黃鶴樓所代表的曆史和文化價值。
在繁體字中,黃鶴樓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在古代,人們對黃鶴樓一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通常情況下,黃鶴樓仍然是以黃、鶴、樓的順序寫成。
1. 一到湖北,你一定要去參觀黃鶴樓,它擁有悠久的曆史。
2. 黃鶴樓的風景如詩如畫,每年吸引了無數的遊客。
3. 在黃鶴樓上眺望,可以俯瞰整個武漢市的美景。
1. 黃鶴樓下:指黃鶴樓的周圍地區。
2. 蛇山黃鶴樓:指位于蛇山山頂的黃鶴樓。
3. 參觀黃鶴樓:指遊客前往黃鶴樓參觀。
1. 武漢黃鶴樓:指位于武漢市的黃鶴樓,與黃鶴樓一詞意思相同。
2. 鶴立雞群:指在群體中突出出衆,引人注目。
3. 聞雞起舞:指受到激勵而積極行動。
1. 平凡:與黃鶴樓相反的意思,指普通、常見。
2. 無名小樓:與黃鶴樓相反的意思,指名聲不大的小樓。
3. 黑鳥宅樓:與黃鶴樓相反的意思,指破舊不堪的住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