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tter] 信件
下吏以私自達于其屬長,而有所候問請謝者,則曰箋記書啟。——歐陽修《與陳員外書》
(1).古代專指下級給上級的信件,後來用為信劄的通稱。 唐 李商隱 《雜纂》:“開人家盤合書啟。” 宋 歐陽修 《與陳員外書》:“下吏以私自達於其屬長,而有所候問請謝者,則曰牋記書啟。”《剪燈新話·翠翠傳》:“書啟堆案,無人裁答。” 瞿秋白 《亂彈·財神還是反財神》:“從會寫四六文章的書啟起,一直到會做印象主義的歐化文藝止。”
(2).舊時官署裡專管起草書信等事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我想屈你做一個書啟。” 張友鶴 注:“書啟,原指書函,一般作書啟師爺的簡稱。” 鄭觀應 《盛世危言·稅則》:“惟通事及辦理漢文之書啟,征收稅項之書吏,始用 華 人。”
“書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信件的通稱
最初特指下級呈遞給上級的正式信件,後逐漸泛指一般書信。例如歐陽修在《與陳員外書》中提到:“下吏以私自達于其屬長,而有所候問請謝者,則曰箋記書啟。”
官職或職業
舊時官署中專司起草書信、文書的人員,也稱為“書啟師爺”。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記載:“我想屈你做一個書啟。”
“書啟”既可指代古代書信(尤其上下級間的文書),也可指代負責起草信件的職務。其核心含義始終圍繞文字溝通的正式性與功能性展開。
《書啟》是一個詞語,其意思是書籍的啟示或啟發。在文學和藝術作品中,常常會出現一本書或一段文字給人以啟示和鼓舞,使人獲得思考、反思和進步的力量。《書啟》指的就是這種具有啟發性的文字。
《書啟》的拆分部首是“曰”和“口”,其中“曰”是表示言語、語言的意思,“口”則表示喉嚨、口腔的意思。《書啟》的總筆畫數為11。
《書啟》這個詞語的來源較為普遍,出現在大量的文學作品中。無論是小說、散文、詩歌還是其他形式的文學創作,都有可能運用到《書啟》這個概念,以展示書籍對人類思想啟迪的重要性。
《書啟》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書啟」。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書寫《書啟》一詞的方式與現代寫法并無明顯差異,因此在古時候的漢字書法中,《書啟》的字形與現代基本一緻。
1. 他在一次讀書中得到了一份寶貴的《書啟》,從而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2. 這本書不僅是作者的思考總結,也是給讀者的一份《書啟》,希望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啟發、啟示、書籍、讀者、啟迪
啟示、思想啟發、境界提升、智慧啟示
困惑、誤導、愚昧、愚笨、無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