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灌佛的意思、灌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灌佛的解釋

佛教的一種儀式。又稱浴佛。用各種名貴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傳農曆四月八日為 釋迦牟尼 的生日,每逢該日佛教信徒舉行這種儀式。《宋書·劉敬宣傳》:“四月八日, 敬 宣見衆人灌佛,乃下頭上金鏡以為母灌,因悲泣不自勝。”《南史·張融傳》:“王母 殷淑儀 薨,後四月八日建齋并灌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灌佛,又稱“浴佛”,是佛教的重要儀式之一,其含義和習俗可歸納如下:

1. 定義與核心形式 指用名貴香料浸泡的清水灌洗佛像的宗教活動,象征淨化心靈、紀念佛陀誕生。這一儀式體現了佛教徒對佛陀的虔誠與敬仰。

2. 時間與起源 通常在農曆四月初八舉行,相傳此日為釋迦牟尼佛誕辰日。南北朝時期已有明确記載,如《宋書》提到劉敬宣在四月八日參與灌佛。

3. 儀式方式 • 使用混合多種香料的水(如檀香、沉香等),以表達對佛的殊勝供養; • 灌洗動作既具象征意義,也包含洗滌自身業障的修行内涵。

4. 曆史與文學印證 該儀式在曆代文獻中均有體現,如宋代葛勝仲詩句“熱際初經四月八,磨香灌佛曉泉寒”,清代陳寶琛詩“滴灌佛頂甘醍醐”均描繪了這一場景。

5. 文化意義 通過具象化的儀式行為,既傳承佛陀誕生的傳說,也強化信徒對佛法精神的體悟,成為佛教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

網絡擴展解釋二

灌佛

灌佛一詞即指在佛像前或佛寺内進行供養、祈福等活動。在佛教中,灌佛是一種虔誠的宗教儀式,以表達對佛陀的崇敬和信仰。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火、口、手、扌

拆分筆畫:火(4畫)、口(3畫)、手或扌(3畫)

來源

《灌佛》一詞源自古代漢語,字面意思是在佛像前進行灌注供養的意思。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以及信仰的發展,使得灌佛成為一種重要的宗教儀式。

繁體

繁體字為「灌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多種多樣,灌佛在古時候可能有不同的寫法。然而,在曆史上的文獻和碑刻中,普遍采用的寫法是「灌佛」。

例句

1. 他每天早晚都會到寺廟裡灌佛祈福。

2. 信衆們聚集在佛像前,虔誠地灌佛祈求平安。

組詞

供佛、佛寺、虔誠、信仰、祈福、宗教、儀式

近義詞

供奉佛像、做香、宣讀經文

反義詞

忘卻佛法、懈怠信仰、不虔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