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屢受寵榮。《鹖冠子·天則》:“九皇之制,主不虛王,臣不虛貴階級,尊卑名號,自君吏民,次者無國,歷寵歷録,副所以付授。” 陸佃 解:“言更歷寵榮華煥如此。”
“曆寵”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屢次受到寵榮”,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曆”指經曆、屢次,“寵”表示恩寵或榮耀。組合後指多次獲得上位者的賞識或恩寵,強調受寵的連續性。
古籍出處
源自《鹖冠子·天則》:“九皇之制……歷寵歷録,副所以付授。”陸佃注解為:“言更歷寵榮華煥如此。”,說明該詞常用于描述古代君臣關系中的長期恩寵。
現代用法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屬于文言詞彙,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語境中。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語境,現代使用需注意語體適配性。
曆寵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曆(li)和寵(chong)。曆的筆畫數為5,寵的筆畫數為10。
曆的本義為“曆經、過去”,常用于表示時間的流逝和曆史的長河。寵的本義為“寵愛、寵幸”,指對某人或某物特别喜愛和呵護。
曆寵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多樣化。在古代文獻中,曆寵被用來形容帝王對臣子的特别優待和寵愛。也有文獻中将曆寵解釋為曆經寵恩并長久受寵。
在繁體中文中,曆寵的寫法為歷寵。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曆寵一詞以楷書書寫形式為:“野之靈,無蟲趨”。這種寫法是指曆寵是一種超越塵世的靈氣,沒有蟲蛇會靠近。
以下是曆寵在句子中的例句:
1. 唐太宗對李世民曆寵有加,将他冊封為皇太子。
2. 這部小說曆寵已久,廣受讀者喜愛。
與曆寵相關的組詞有:曆經、曆久、寵辱、寵信。
與曆寵近義詞有:寵愛、寵溺、寵遇。
與曆寵反義詞有:遺忘、懲罰、冷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