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冊葉的意思、冊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冊葉的解釋

亦作“冊頁”。1.書卷的冊數、頁數。《宋史·儒林傳二·何涉》:“人問書傳中事,﹝ 涉 ﹞必指卷第冊葉所在,驗之果然。”

(2).分頁裝潢成冊的字畫。《儒林外史》第一回:“前日本縣老爺吩咐,要畫二十四幅花卉冊頁送上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冊葉(又作“冊頁”)是漢語中表示書籍裝幀形式的名詞,特指将單頁紙張疊放裝訂成冊的書籍形态。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核心釋義

指由單張紙頁集合裝訂而成的書本形式,區别于卷軸或經折裝。古代文獻中“葉”同“頁”,故“冊葉”即裝訂成冊的頁張集合體。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字源與結構解析

  1. 冊:象形字,甲骨文形似竹簡編連成冊,本義為簡冊。《說文解字》:“冊,符命也。諸侯進受于王也。象其劄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
  2. 葉:通“頁”,本指紙張的單面,《說文解字》:“葉,草木之葉也”,後引申為書頁。

    → 二字組合強調以單頁為單位的集合裝幀特性。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三、文化背景與演變

冊葉制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是書籍從卷軸向冊裝過渡的關鍵形态。其特點包括:


典籍例證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技藝》載:“版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始以冊葉相聯,謂之‘葉子格’。”

此證冊葉制與印刷術普及的關聯性。

來源:《夢溪筆談校證》(中華書局)


“冊葉”本質為書籍裝幀形态術語,承載中國古代書籍形制演變的核心特征,其釋義需結合文字學、文獻學及工藝史綜合考辨。

網絡擴展解釋

“冊葉”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 書卷的冊數與頁數:指書籍或文獻的具體分冊和頁碼,例如《宋史·何涉傳》中記載,何涉能準确指出書中内容的“卷第冊葉所在”。
    • 分頁裝潢的字畫:指裝裱成冊的書畫作品,如《儒林外史》提到“花卉冊頁送上司”。
  2. 引申比喻

    • 極少量或片段:形容事物零碎、不完整,例如“散落的冊葉型詩歌”。

二、使用場景

  1. 古籍與文獻:多用于描述書籍裝幀或曆史記載,如《宋史》等文獻中的用法。
  2. 藝術領域:指書畫小品或收藏品,如“線裝冊葉便于展閱和收藏”。
  3. 日常比喻:用于形容零散信息或少量内容,例如“隻能得到一些冊葉般的片段”。

三、相關說明

總結來看,“冊葉”既可指具體的書頁、裝裱字畫,也可用于抽象比喻,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安穩穩安善闆锉躃步剝削階級撥雲霧見青天才廣妨身長材小試晨參暮禮蚩陋丑夷摧鋒陷堅丹鳳盜截刁頭防潮佛頭石幹都革面工銀盒菜衡器将伯之助簡絕寄孥鞫谳慷慨激揚匡禦潰盟靈幻領系龍骧虎跱麥秋惱人鳥爪漂擺潛息勤儉榷酒人參果善巧山栀哨位神定蜃綍石竈束手坐視肅物棠郊成政陶洽提詞逖聽遐視頭髻萬壑争流晚霞汙迹先芬香火秀才銷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