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1506-約1555)明代畫家。字實父,號十洲,太倉(今屬江蘇)人,居蘇州(今屬江蘇)。漆工出身。學畫為文徵明所賞,遂知名于時。擅畫人物,尤精仕女,以細膩工麗見稱。亦擅青綠山水,妍雅溫潤。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稱“吳門四家”。有《玉洞仙源圖》等存世。
仇英(約1498-1552)是明代著名畫家,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後移居蘇州。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繪畫風格
擅長工筆設色與水墨技法,尤以仕女圖和青綠山水著稱,筆法細膩工麗,色彩妍雅溫潤。臨摹唐宋名作功力精湛,甚至達到“難辨真假”的程度。
題材與技法
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稱“明四家”(亦稱“吳門四家”),是明代唯一以職業畫家身份跻身四大宗師之列的藝術家。
“仇”作為姓氏時讀作Qiú(非“chóu”),“英”讀yīng。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作品或藝術影響,可參考權威藝術史資料或博物館館藏記錄。
仇英(chóu yī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将逐一介紹它的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仇英表示對一個人或事物存有敵意、憎惡或厭惡的情感。它是一個貶義詞,通常用于表示對某人的讨厭或鄙視。
仇的拆分部首是人字旁(亻),它的筆畫數為4。英的拆分部首是艸字旁(艹),它的筆畫數為8。
《仇英》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文學名著《紅樓夢》中,常用來形容對賈寶玉一類纨绔子弟的厭惡和憎惡。
《仇英》的繁體字為「仇英」,沒有變化。
在古代,「仇英」這個詞可以使用不同的漢字來表示,如「讎英」、「雠英」等,它們的讀音及含義都相同。
他對賈寶玉的作為深感厭惡,對他簡直是仇英。
仇視、仇敵、仇恨、仇人。
憎惡、厭惡、痛恨。
喜歡、寬容、友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