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秋日的情懷和興會。 唐 孟浩然 《奉先張明府休沐還鄉海亭宴集》詩:“何以發秋興,陰蟲鳴夜階。” 唐 胡曾 《詠史詩·西園》:“高情公子多秋興,更領詩人入醉鄉。” 清 喬可聘 《秋村寄吳柴庵》詩:“蕭條村舍挂藤蘿,隱幾閒吟秋興多。”
(2).指本有某種感慨,于秋日而發。 晉 潘嶽 《<秋興賦>序》:“僕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匪遑底寧,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於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于時秋也,以秋興命篇。”
“秋興”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秋日的情懷與心境
指因秋景觸發的思緒或情感共鳴,如唐代孟浩然詩句“何以發秋興,陰蟲鳴夜階”,通過秋夜蟲鳴表達寂寥之感。晉代潘嶽《秋興賦》序中亦提到“染翰操紙,慨然而賦。于時秋也,以秋興命篇”,體現秋日感懷而作賦的意趣。
秋日觸發的感慨
強調原本積蓄的情感在秋季被激發,如杜甫《秋興八首》因戰亂漂泊,借秋景抒國破家亡之痛。陸遊《秋興》則通過“山河破碎”等意象,流露壯志難酬的苦悶。
在文學作品中,“秋興”常為詩題,特指因秋寄興的創作:
“秋興”既是對秋季情感體驗的概括,也是古典詩歌中借秋抒懷的典型主題,兼具自然意象與人文哲思。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作,可參考杜甫、陸遊等詩人的相關作品及注釋。
秋興(qiū xīng)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秋天的情緒”或“秋天的情調”。它描述了人們在秋天時因賞析秋日景色所産生的獨特情感和心境。
秋興的部首是禾(hé),共有10個筆畫。
秋興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文學家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在這首詩中,杜牧寫道:“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從此以後,秋興成為形容秋天情緒的代名詞。
秋興的繁體字為「秋興」。
古時候,秋興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在現代漢字中,秋興的寫法為「秋興」。
1. 這幅畫展現了秋興的美妙。
2. 我喜歡在秋天散步,享受秋興的感覺。
秋景、秋天、興緻、興奮、興高采烈。
秋意、秋情、秋思。
春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