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汝帖的意思、汝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汝帖的解釋

法帖名。 宋 大觀 中, 汝州 守 王寀 采擇 潭 、 绛 、 泉 帖中之最優者,荟萃成文,分為十二卷,刻石置于 汝州 望嵩樓 中。 明 末兵亂,樓焚碑殘。 清 順治 七年(1650年)巡道 範承祖 重新修葺,并加詩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園古軒壁中。 道光 十八年(1838年)州守 白明義 見所存文漫漶不複識,自 洛陽 貼得 汝 帖原拓一部,重摹諸石,仍藏左軒壁中。此帖計有金石文八種, 秦 、 漢 、 三國 字體五種,六朝帝王書三十引, 魏 晉 九人書以及 王羲之 十帖、 南唐 十臣、 唐 三朝帝後四書和 歐陽詢 、 虞世南 、 褚遂良 、 顔真卿 、 柳公權 、 賀知章 、 李後主 、 吳越王 俶 等七十餘家書法手迹,字數雖不甚多,但真草隸篆無所不包。向為書法愛好者所珍視。現存 河南省 臨汝縣 文化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汝帖是中國宋代著名的刻帖之一,全稱《汝州帖》,刊刻于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由汝州知州王寀主持摹刻,原石現存于河南汝州。其内容彙集曆代名家書法,涵蓋篆、隸、楷、行、草諸體,是研究古代書法的重要實物資料。

詳細釋義與核心價值

  1. 内容構成

    收錄自先秦至隋唐的書法名迹,包括倉颉、孔子、李斯、鐘繇、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褚遂良等名家作品,共12卷110帖。内容涵蓋書信、碑文、經文等,如王羲之《蘭亭序》局部、顔真卿《争座位帖》節選等,展現書法演變脈絡。

  2. 藝術與曆史價值

    作為宋代重要法帖,其摹刻保留了大量已佚名作的早期形态,為後世研究書法史提供關鍵依據。雖因摹刻工藝限制,部分細節較《淳化閣帖》稍遜,但因其稀有性(現存原石極少)和地域特色,被列為“宋代四大名帖”之一。

  3. 版本與流傳

    原石曆經戰亂損毀,現存殘石藏于汝州文廟。明清時期有翻刻本傳世,如上海圖書館藏明拓本。其拓片被《中國法帖全集》等權威文獻收錄,印證其在書法史上的地位。

權威參考來源

結語

《汝帖》作為宋代官方刻帖的代表,是書法藝術傳承的重要載體,其曆史真實性與文化價值已獲學界共識,對研究中國書法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汝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碑帖,屬于中國古代法帖的重要代表之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曆史背景
    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汝州知州王寀(一說王采)從《淳化閣帖》《绛州帖》等前代名帖中精選出先秦金文及秦漢至隋唐五代名家書法作品共109帖,刻于12塊石碑上,史稱《汝帖》。

  2. 内容與地位
    該帖收錄了包括篆、隸、楷、行、草等多種書體,涵蓋鐘繇、王羲之、顔真卿等名家作品,與《淳化閣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稱“四大名帖”。

  3. 保存與修複
    原碑刻置于汝州望嵩樓,明末因戰亂損毀。清代順治、道光年間兩次修複重刻,現存于汝州州署西園古軒壁中。

  4. 其他解釋
    需注意,個别非權威資料(如)将“汝帖”解釋為古代借貸行為的成語,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主流含義仍為書法碑帖。

建議參考權威書法史資料或《汝帖》原拓本,深入了解其藝術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阿平絶倒擺動熛燼不處裁革裁衣日猜詐場面上崇崒蠢樸出生率刺蝥疵失挫敗大肆咆哮打團甸宇雕牆峻宇惰性氣體反面販易風濤服膺高企骨董鬼恠郭履含貸橫躏黃石國家公園恢弘灰煙瘴氣加官即溜寂莫金卯看法坑岸框圖燎眉令人生畏龍潭鹿蜀廬庑謾說難忍孽庶彭窰前艙乳白石凍誓天斷發誦美蹋鸱韬迹天鵝絨抟弄凸出武剛車香象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