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嘉量的意思、嘉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嘉量的解釋

古代标準量器。有鬴、豆、升三量。 漢 王莽 改制, 始建國 元年頒 新 嘉量,合斛、鬥、升、合、龠為一器。器上部為斛,下部為鬥,左耳為升,右耳為合、龠。見《漢書·律曆志上》《西清古鑒》有 漢 嘉量圖。原器現存 台灣 。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序》:“昔嘉量微物,盤盂小器,猶其昭德記功,載在銘典。”《宋史·律曆志一》:“ 太祖 受禪,詔有司精考古式,作為嘉量,以頒天下……凡四方鬥、斛不中式者皆去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嘉量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标準計量器具,兼具實用功能與禮制象征意義。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義與形制特征

嘉量是古代官方頒布的标準量器,常為銅制,形制上包含鬴(釜)、鬥、升、合、龠五級容量單位,或集斛、鬥、升、合、龠于一體。典型代表如故宮太和殿前的銅制嘉量,以主體量器為中心,四周對稱延伸出不同容積的鬥、升等構件,象征度量衡的統一。

二、文化象征意義

“嘉”字取“美好、标準”之意,引申為“公正權威”。《周禮·考工記》載:“嘉量既成,以觀四國”,表明其作為國家治理的象征,體現天道人倫的和諧。《漢書·律曆志》進一步強調嘉量“以子谷秬黍中者”為基準,将自然物候與人文制度結合,賦予其“天人合一”的哲學内涵。

三、曆史功能與權威性

嘉量自周代起由中央政府鑄造頒發,用于規範市場交易、稅收征收及禮器制作。如新莽時期(公元9年)鑄造的“銅嘉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器身銘文詳細記載了容積計算法則,成為後世度量衡制度的範本。唐代以後,嘉量常與日晷并列置于宮殿前,彰顯皇權對時間與空間的絕對掌控。

四、當代遺存與文化價值

現存最著名的嘉量是清代乾隆年間仿新莽形制鑄造的青銅器,置于北京故宮太和殿丹陛西側(與東側日晷對稱)。其器身镌刻《禦制嘉量銘》,強調“以均萬國,以同天下”的政治理想,是研究中國古代計量史與禮制文化的實物見證。


參考文獻來源:

  1. 故宮博物院官網 - 太和殿陳設專題
  2. 《周禮·考工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漢書·律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台北故宮博物院 - 新莽銅嘉量藏品檔案

網絡擴展解釋

“嘉量”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标準量器,主要用于統一度量衡制度。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與結構

2.曆史背景

3.現存與傳承

4.文化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實物細節或銘文内容,可參考《漢書·律曆志》及台北故宮博物院相關藏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闇澀北京人北路擘劃草市敕文傳熱畜幸錯然盜烏杜隙防微二部制二氣飯帚風飙負痾騧騟瑰望海水椷持漢節憨實猲狙歡聞歌诨號昏蹶霍驿降北艱蹇記功忘過極力九絲麂子倦乏懼懾科甲出身朗言略傳六六劉桢馬死黃金盡蟆衣草闵酷濆淖樵斧起子射電天文學盛景十月獸铤俗名孫謀桃花命題捕聽采通恕污名香葇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