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獵獵。旗幟飄動的聲音。邋,通“ 獵 ”。《古文苑·石鼓文》:“君子員員,邋邋員斿。” 章樵 注:“邋, 鄭 ( 鄭樵 )通作獵字……獵獵,旌旗搖動貌。”
“邋邋”一詞有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該含義源自古代文獻,通“獵獵”,指旗幟在風中飄揚的聲音或形态。例如:
該含義多用于批評人行為不端正、不守規矩,例如:
與“邋邋”發音相近的“邋遢”是獨立詞彙,含義為不整潔、肮髒,例如: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釋義:古文或描述旗幟時用“邋邋(lā lā)”,批評舉止用“邋邋(lè lè)”,而表示髒亂時用“邋遢(lā ta)”。需注意不同文獻對發音和釋義的差異。
邋邋(lā lá)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為部首“⻏”和“罒”,共有12個筆畫。它常用作形容一個人頹廢懶散、行為舉止不端正、懶散邋遢的意思。
邋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樂正》:“旦邋,亢則削;昏邋,亢則爾。”意指早上馬虎懶散、松懈的樣子。後來逐漸演變成形容一個人的整體形象或行為舉止不端正、懶散邋遢。
邋邋的繁體字為「鞡鞡」。
在古代漢語中,邋邋曾有其他的寫法和拼音,如<<楚辭>>中寫作“剌剌”、“剌剌”的讀音為“lá là”,意思為與時尚不合,舊香雅曼妙。
他整天不務正業,衣冠不整,顯得非常邋邋。
邋遢、邋塌、邋裡邋遢、邋遢魚、邋裡邋遢
懶散、松懈、頹廢、邋塌
整潔、規矩、得體、端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