饙飯的意思、饙飯的詳細解釋
饙飯的解釋
蒸熟的飯。《太平廣記》卷二○一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李德裕》:“ 杜豳公 悰 每早食饙飯乾脯, 崔侍中 安潛 好看鬪牛,雖各有所美,而非近利。”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四·飯》:“寒食飯,饙飯也。”
詞語分解
- 饙的解釋 饙 ē 蒸飯:“釜甑過午無饙餾。” 筆畫數:; 部首:飠; 筆順編號:
- 飯的解釋 飯 (飯) à 煮熟的谷類食品:大米飯。 泛指人每天定時分次吃的食物:早飯。飯菜。飯館。飯量。酒囊飯袋。 吃飯,或給人飯吃:“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喂牲畜:飯牛。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饙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饙飯”指蒸熟的飯,其中“饙”為蒸煮之意。該詞主要用于描述古代飲食中的一種烹饪方式,強調通過蒸汽加熱使食物熟化。
2.文獻記載
- 《太平廣記》提到,唐代杜豳公(杜悰)每日早晨食用饙飯和幹肉(“饙飯乾脯”),說明其作為日常主食的用途。
- 李時珍《本草綱目·穀四·飯》中記載:“寒食飯,饙飯也”,表明饙飯與寒食節習俗相關。寒食節禁火期間,人們需提前蒸制冷食,饙飯可能因此成為節令食品。
3.現代使用
該詞現已不常見,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曆史語境中,現代漢語中多用“蒸飯”等更通俗的表達。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如“塵羹塗飯”“殘湯剩飯”等),可查閱《太平廣記》《北夢瑣言》等文獻,但需注意這些詞語與“饙飯”無直接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饙飯(fēn fàn)是一個中文詞語,通常用來形容米飯煮得糊糊的樣子。饙飯的部首是饣(shí),它是由饣和分組成的。
《饙飯》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煮飯時經常會因為火候不當或時間過長,導緻米飯粘糊在一起。這種煮糊的米飯被稱為饙飯。
在繁體字中,饙飯的寫法是飜飯。飜字表示煮飯糊糊的樣子,而飯則表示米飯。
在古代,饙飯的寫法也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字典《說文解字》,饙的古代寫法為馴,表示煮糊或煮熟的意思;飯的古代寫法為飯,表示米飯。
以下是一些使用饙飯這個詞的例句:
1. 這鍋飯煮成了饙飯,我不想吃了。
2. 媽媽的饙飯做得特别好吃。
饙飯的近義詞可以是糊飯、稠飯,它們都表示煮得粘稠的米飯。而饙飯的反義詞可以是飯粒分明、飯粒松散,它們表示米飯煮得疏松、粒粒分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