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粟的意思、公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粟的解釋

謂國庫的糧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宋 亦饑,請於 平公 ,出公粟以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公粟”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詞語,主要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公粟(拼音:gōng sù)指國庫的糧食,也可引申為國家或公有的財産。其概念源于農業社會對國家糧食儲備的重視。

二、曆史淵源

  1.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宋亦饑,請于平公,出公粟以貸。”,描述宋國饑荒時,國君動用國庫糧食赈濟民衆。

  2. 構成解析

    • 公:指國家、集體或公共屬性(與“私”相對);
    • 粟:原指谷子(去殼後為小米),後泛指糧食。

三、應用與引申

四、相關擴展

“公粟”一詞集中體現了古代國家對糧食資源的管控理念,其核心内涵是公共性與儲備職能。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左傳》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粟》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公粟》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國家或官府供給的糧食,也可以指由國家或官府以公共事務的名義征收或運輸的糧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粟》的部首是「粟」,由左右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公」位于左邊,部首為「八」,筆畫數為2;「粟」位于右邊,部首為「米」,筆畫數為10。

來源

《公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社會制度。在古代中國,國家或官府會按照一定的比例從農民手中收取糧食,用于國家運作和公共事務,這部分收取的糧食就被稱為「公粟」。

繁體

「公粟」的繁體字為「公粟」,拆分的部首和筆畫均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公粟」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結構相似。例如,《說文解字》中對「粟」的解釋為「稷也」,在古代可能有稻谷的意思,表示豐收。而「公」在古代的寫法為「㫺」,表示公共或屬于國家。

例句

1. 農民将一部分糧食上繳給國家,作為公粟用于國家建設。

2. 官府運輸的公粟及時送到窮苦百姓的家門口,解決了他們的溫飽問題。

組詞

1. 公共
2. 公款
3. 公庫
4. 粟米
5. 粟谷

近義詞

1. 徭役 (用于國家建設的勞動力)
2. 朝糧 (供給朝廷使用的糧食)

反義詞

私糧 (個人所有或使用的糧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