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镞箭。 遼 代君主在舉行勘定地形的儀式中所用之箭。《遼史·地理志一》:“ 上京 臨潢府 ,本 漢 遼東郡 西安平 之地。 新莽 曰 北安平 。 太祖 取 天梯 、 蒙國 、 别魯 等三山之勢于 葦甸 ,射金齪箭以識之,謂之 龍眉宮 。”
“金龊箭”是遼代君主在特定儀式中使用的一種箭,具有曆史和文化的象征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與構成
曆史用途
文化象征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遼代儀式或《遼史》記載,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考古研究。
《金龊箭》是一個漢語詞彙,它的意思是形容文字書寫工整,字迹端正,毛筆字不亂。
這個詞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崇尚的書法藝術。中國人對于書法的追求非常重視,而金龊箭則是書法作品亮麗、規整的象征。
《金龊箭》這個詞可以從漢字的構造中進行拆分解釋:
金:金字的部首是金,總共有8畫;
龊:龍字的部首是龍,總共有16畫;
箭:竹字的部首是竹,總共有11畫。
《金龊箭》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金龜箭」。而古代字體或篆書字體中,具體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金、龊、箭的形狀特征。
1. 他的書法非常好,字迹端正,真是一把《金龊箭》。
2. 這幅字畫的筆觸流暢,每一筆都像《金龊箭》一樣。
3. 他的字寫得很端莊,一派《金龊箭》的風範。
《金龊箭》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如:
1. 金石
2. 竹箭
3. 龊字
意思類似于《金龊箭》的詞彙有:
1. 一筆成章
2. 洗墨挂絹
3. 一字一句
與《金龊箭》相對的意義為:
1. 潦草不堪
2. 筆挺草率
3. 不成文之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