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篇名。唐代白居易作。寫賣炭翁辛苦燒炭卻被太監強行賤價收購的經過,揭露當時“宮市”的黑暗橫暴,抨擊統治者及其爪牙肆意掠奪的罪行。詩中人物心理刻畫細緻,善用比襯手法。
《賣炭翁》是白居易《新樂府》組詩中的名篇,以下為詩句中重點詞語的詳細解釋(按詩句順序排列):
1. 賣炭翁
指以賣炭為生的老翁,全詩核心人物。詩中通過對其外貌、心理的刻畫,展現底層勞動者的艱辛()。
2. 伐薪燒炭
3. 煙火色
形容老翁被炭火熏黑的面容,突出其勞作環境的惡劣()。
4. 兩鬓蒼蒼
5. 何所營
6. 願天寒
老翁“衣正單”卻希望天氣更冷,通過矛盾心理展現其生存困境:天寒能提高炭價()。
7. 輾冰轍
8. 黃衣使者
指皇宮宦官。唐代宦官穿黃衣白衫,代表宮市制度的執行者()。
9. 充炭直
▎整體賞析
全詩通過白描手法,揭露唐代“宮市”制度對百姓的剝削()。老翁“伐薪燒炭”的艱辛勞作與宦官“手把文書口稱敕”的蠻橫形成強烈對比,結尾“充炭直”的象征性交易,凸顯統治者對底層人民的殘酷壓榨。白居易以此詩踐行其“文章合為時而著”的創作理念()。
《賣炭翁》是一首古代的詩歌,它描寫了一個貧窮但快樂的老人賣炭為生的故事。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首:卩(鹵)、丿(撇)和羽。共有11個筆畫。
這個詞來源于《增廣賢文》中的一則寓言故事。炎夏時節,天氣炎熱,貧窮的老人賣炭為生。他常年堅守在熾熱的太陽底下,一手提着炭簍,步履艱難地向前走着。盡管生活艱辛,但他總是保持着樂觀向上的心态,享受簡樸的生活。
在繁體中文中,賣炭翁的寫法是賣炭翁,與簡體中文的寫法有所不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常常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在古代的賣炭翁中,字形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但意義相同。
以下是一個關于賣炭翁的例句:
賣炭翁兒郎急白頭,相看白頭忍淚流。
賣炭翁這個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炭翁、賣炭、燒炭等。
賣炭翁的近義詞可以是炭商、炭販子、炭火工等,它們都指代着以賣炭為生的人。
相反地,賣炭翁的反義詞可能是富商、富豪等,這些詞語指代的是生活富足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